我自乘風完整後續

2025-08-10     游啊游     反饋
3/3
我看著心疼,撥了幾個宮女並廚娘去了她的府上。

前朝每日裡風起雲湧,後宮卻很平靜。

皇帝來後宮的次數變少了,除了每月的初一十五歇在我這裡,其餘時間幾乎都是去了不同的嬪妃處,不像以前那樣專寵一個妃子。

麗美人從中秋宴後就失了皇帝的心,加上還要照顧十皇子,時間一長,身上的銳氣消散了大半,看著萎靡了不少。

還沒綻放,就要枯萎。

皇宮就是這樣吃人的。

進了宮,人就不再是人,是上位者的消遣,招之則來揮之則去。

要活下來,就只能去爭權力,搶權力,自己去當上位者。

然後改變這個吃人的地方。

立冬後,上京下了第一場雪。

銀裝裹著宮牆,白茫茫一片。

我素來怕冷,便免了各宮的請安,開始懶怠起來。

因著今年比往年冷,各宮的份例我都讓人都加了些。

遠春去了各宮後,回來說貞嬪看著不大好了,我想了想,讓人抱了剛周歲的八公主跟我一起去貞嬪宮裡。

貞嬪從前在家裡就不受寵,她家不願嫡女進宮,便讓她來了。

進宮後,皇帝不喜她這樣畏縮的女子,她並不得寵,幸好後來生了個皇子,否則還真沒辦法在宮裡熬這麼多年。

八公主生母在生她的時候難產,大出血而亡,後來就抱在我宮裡養著。

我尋了個年底忙碌的由頭,請貞嬪幫忙照看八公主。

貞嬪不答應也不拒絕,只低頭用手指摩挲著茶杯,神情懨懨的。

我讓遠春把孩子抱了過去。

說來也奇,八公主剛接近貞嬪,就伸出手咿咿呀呀要她抱。

貞嬪的手微微顫抖,抬頭對上八公主清澈的眼神。

幾乎沒有再猶豫,貞嬪抱住了八公主,眼眶頓時變得濕潤。

我見著她有了生氣,留下乳娘和幾個宮女,就離開了。

能活就活吧,活著總比死了好。

死了才是什麼都沒了。

13

年底熱鬧了一番,爆竹聲聲,驅除了過去一年的晦氣。

過完年,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

今年的祭祖,準備得尤其用心。

宗廟內,皇帝上完香,領著皇親們向各位先祖行九拜禮。

「先祖在上,吾輩祭拜,願大虞朝國祚綿長,後浪永昌。」

按祖訓,女子進不了宗廟,我跟女眷們只能候在門外,等他們出來後,我們才跟在後面離開。

我回頭望了一眼將將關閉的宗廟,不覺莊嚴,只感受到了陰森。

這裡便是吃人的源頭。

晚間休息時,德泉突然來報,說皇帝暈倒了。

我邊走邊聽他說原因,聽完覺得有些想笑。

大皇子去找了皇帝,說當年先後母家是被御史冤枉的,他想讓皇帝給翻個案。

皇帝氣得一口氣沒接上,直接暈了過去。

斗贏了四皇子,又少了六皇子,大皇子飄飄然了無可厚非。

但他居然要皇帝自己推翻自己,這不亞於要皇帝在全天下人面前自扇巴掌,說自己做錯了。

大皇子總是這麼愛自尋死路。

我趕到皇帝寢宮時,御醫已經診好了脈。

我急切地問皇帝怎麼了。

御醫揖了一禮:「娘娘切莫過於擔心,陛下只是一時情急,氣血上涌才暈倒,微臣已給陛下施了針,等甦醒後就好了。」

我拿帕子抹了抹眼角:「那就好,那就好。」

御醫走後,又接連來了幾個妃嬪,哭哭啼啼地看過了皇帝,又哭哭啼啼地走了。

最後一個來的是五皇子生母,榮妃。

她十幾年如一日地待在她的永春宮裡,幾乎不與任何人來往。

我剛進宮那會兒,曾經好奇地去過她宮裡,裡面的布置簡單樸素,沒有雕欄玉砌,也沒有金磚墁地,完全不像是個嬪妃該住的地方。

我忍不住好奇地打量了一眼榮妃。

按理說,來看皇帝的,至少臉上會表現出擔憂來,但榮妃的臉上卻沒有。

而且若是我沒看錯,榮妃的眼底竟然有一絲期待。

她在期待什麼?

是期待皇帝醒過來,還是醒不過來?

我試探著開口:「榮妃勿要擔心,陛下自有天佑,御醫說他不日便會醒來。」

話音落下,我捕捉到榮妃臉上一閃而過的失望。

原來竟是個妙人兒啊。

她向我行了個禮:「既是如此,臣妾便先告退了。」

說完就轉身,頭也不回地走了。

14

皇帝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監禁了大皇子。

我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就沒多做停留,告退離開。

回了宮,我就讓遠春去查榮妃的事。

我很想知道她究竟遭遇了什麼,才那樣盼著皇帝死。

一直到二月二龍抬頭這天,遠春才探聽到了榮妃當年的所有事。

聽完後,我唏噓不已。

還沒等我過多感慨,德泉來傳消息,說漠北大捷,五皇子戰死,屍骨無存。

直覺告訴我,這件事沒這麼簡單。

我下意識疾步往外走,等我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我已經到了榮妃的宮門口。

永春宮一如既往的冷清,宮女見到我,忙將我引進了宮裡。

榮妃從裡間出來,手裡還拿著本書。

「娘娘來找臣妾,所為何事?」

我給了遠春一個眼神,她便帶著其他宮女出去了。

門關上後,我開門見山:「榮妃,五皇子戰死了,但你的哥哥還活著。本宮相信你一定聽懂了本宮的意思,對吧,宋小將軍?」

榮妃秀眉微挑,拿著書的手不自覺用力,書頁被她抓得起了褶痕。

「從前那個在漠北軍中人人誇讚的宋小將軍,根本不是你哥哥宋庭硯,而是你宋清雁。

「你們兩個人是龍鳳胎,你從小女扮男裝,跟著老將軍在軍營里摸爬滾打,一拳一拳打出了宋小將軍的名頭,而你的哥哥在江南承歡祖父母膝下,長成了個紈絝。

「後來,老將軍戰死,你跟你哥哥終於見面,你哥哥艷羨你在軍中的威風,正當不知該如何做的時候,陛下瞧上了女裝的你,於是你哥哥直接把你送上了陛下的床榻。

「自此,漠北的鷹成了籠中的雀,西貝貨當上了人人交口稱讚的宋小將軍。

「老將軍死前那一戰,把外族打怕了,所以宋庭硯能冒充你這麼多年不露馬腳,但假的終歸真不了,外族休養生息好了,便派了最精銳的隊伍捲土重來,宋庭硯頂不住,但被你教養得很好的五皇子能頂……」

「夠了,不要再說了!」

榮妃低吼出聲,她以書為劍,直指著我:「娘娘今日前來,究竟想做什麼?」

我看著她逐漸濕潤的雙眼,說:「宋將軍,去漠北吧,去找回你的榮光。」

榮妃的淚大滴大滴地滾落下來,良久,她放下了手。

抹掉臉上的淚,她問我:「娘娘為何要助我?」

我直言:「本宮日後用得上你。」

她大笑:「沒想到娘娘微笑的假面下,竟是這樣直爽的性子,倒讓我覺得相見恨晚。」

我回了她一個真心實意的笑容。

五皇子戰死,榮妃承受不住喪子之痛,吐血而亡。

皇帝追封五皇子為康王,同時追封柔妃為貴妃,諡號明賢,並親自為她扶棺,極盡哀榮。

明明害了宋清雁一生,臨了竟然做出一副深情的姿態來,真是叫人作嘔。

幸好宋清雁不用看到這一幕,現在的她應當奔赴在漠北的路上。

一人一馬一長槍,該是何等恣意。

15

二月本該回暖的天氣,來了場倒春寒。

北方連日降雪,壓塌樹木房屋,凍死之人不計其數。

州府官員上奏請求派人增援。

皇帝看完奏報,跟朝臣吵了半天關於賑災款賑災糧的事,結果不僅沒吵出什麼結果,還把自己吵暈了。

這次的病,比上一次兇狠得多,短短一日,躺在龍榻上的人就仿佛被抽乾了氣血。

皇帝醒不過來,前朝吵個沒完。

我貼心地把朝臣都留在大殿,讓他們在裡面暢所欲言。

吵著吵著,有人提議要不把糧款的事放一邊,先選個去賑災的人。

然後又開始吵人選。

賑災這種又要干苦力,又要擔責任的事情,沒什麼人願意去。

朝臣們吵到精疲力竭的時候,扶搖站了出來。

於是還有些力氣的,又開始沙啞著嗓子吵讓扶搖去合不合規矩。

說不合規矩的,說大虞朝沒有公主去賑災的先例。

說合規矩的,說大虞朝沒有明文規定公主不能去賑災。

等大傢伙徹底沒了力氣,扶搖挨個找人去了偏殿談話。

具體談了些什麼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談到最後,只剩幾個還嘴硬的,其他人都說沒意見。

散朝後,扶搖去戶部領了糧領了錢,拿了各個官員主動捐出來的棉被乾糧,點了五千禁衛軍,帶了御醫和藥材,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扶搖一走,皇帝就醒了,只是還很虛弱,下不了床,也沒對扶搖去賑災這事說什麼。

他不說,那我更不會說,每天就賢良淑德地伺候他。

扶搖那邊也每天都會傳消息回來。

雪停了,災民重新安置了,天氣熱了,出現瘟疫了……

我看著覺得揪心,但我又明白,上位需要政績,這是扶搖必須走的路。

再者,有殷鍾玉在她身邊,她受不到任何傷害。

我能做的,就是和陸相宜一起,給扶搖造勢,讓大家知道扶搖去賑災有多英勇。

扶搖是在五月回來的。

她回到上京時,百姓夾道歡迎,官員上奏誇獎,罵她一介女子牝雞司晨的聲音逐漸被淹沒進了塵埃里。

回來後,她順理成章地進了朝堂議政。

皇帝有些坐不住了。

儘管病得越來越嚴重,他還是讓御醫下了猛藥,去了朝堂。

還帶上了七皇子。

下了朝堂,皇帝又手把手教七皇子批閱奏章,處理政務,大有拔苗助長的樣式。

終於有一天,皇帝吃下兩副猛藥後,還是沒能下床。

每天來點卯的七皇子,高高興興地說今天終於可以不用煎熬,蹦蹦跳跳地走了。

皇帝氣得吐了血。

我想著差不多到時間了,就屏退了殿中的宮女太監。

然後一步步走到皇帝的床榻前,像第一次見他時那樣,跪伏在地上。

「臣妾,恭請陛下殯天。」

16

在皇帝滿是怒火的眼神中,我施施然地起身,自顧自地替他安排後事。

「陛下放心,臣妾已經為您挑選好了繼承人,她一定能將大虞朝治理得比您還要好。」

皇帝的喉嚨中發出啊啊的聲音,我仔細分辨了一下,沒明白什麼意思,但左不過是不同意之類的。

那我可得好好勸一勸,讓他同意了。

「有件事臣妾大約是瞞不過陛下了,您病倒之後,大皇子跟四皇子都沒了。

「陛下好似並不驚訝,難道您已經知道了?也是,不然您也不會突然把七皇子拉到身邊來。

「不過您大約是要失望了,七皇子並不是您的孩子呢。儀嬪當年馬上要年滿出宮,跟她的青梅竹馬成親,卻被您給寵幸了,您說她能不恨您嗎?

「但是幸好她的青梅竹馬沒有放棄她,依然堅定地陪著她,等您走了,臣妾就放他們一家三口出宮,去過和和美美的日子。」

皇帝依然在掙扎,看來是說不通了。

我只好拿出準備好的聖旨,從他床頭的柜子里找出玉璽蓋上。

皇帝親眼看著璽印蓋在了扶搖的名字上,終於兩眼一翻,永遠地合上了眼睛。

這也算是件好事,否則到了地底下,祖宗問他傳位給了誰,他答不上來可就壞了。

17

皇帝的聖旨出來後,朝中又出現了質疑的聲潮。

無非是女子不堪為帝,不如讓年幼的十皇子來。

吵嚷聲中, 王宗如拄著拐一步步來了朝堂。

他出現的那一刻, 所有人都閉了嘴。

這些官員也算是幸運的,要是他們不尊重王先生, 或許就要對上等在宮外, 領著一萬禁衛軍的殷鍾玉了。

扶搖以皇太女的身份給皇帝下了葬, 又挑了個好日子登了基。

登基後的第二天, 扶搖領著我來了宮城最高的地方。

她向我深深拜首:「母后, 若是沒有您,女兒到不了今日,所幸女兒做得還不賴, 應當也沒辜負您的期待。

「女兒跟您保證,以後,大虞朝的女子能刺繡製衣,也能讀書識字,科舉當官, 她們想做什麼都可以去做。」

我的眼眶霎時間濕潤:「好, 母后信你。」

扶搖是懂我的。

我幼時喜歡讀書, 父親古板,說女孩子不用讀太多書, 母親偷偷帶我去了學堂,連門都沒進得去就被趕出來了。

那個門童邊趕邊說:「女的怎麼能來學堂呢,多晦氣啊。」

後來, 弟弟到了開蒙的年紀,父親送了他去學堂, 學堂就沒人趕他出來。

我覺得自己應該想辦法讀書識字,於是跟弟弟做了交易, 我每天給他做糕點, 他晚上回來把白日裡在學堂學到的東西教給我。

托弟弟的福,我讀完了四書五經。

想要繼續往下讀的時候,被父親發現了, 他當著我的面, 燒掉了我一字一字寫下的書頁。

那盆火燒得很旺,旺到現在還在我心口燒著。

扶搖成為女帝的第二年, 我把從前後宮裡的人都帶到了行宮來住。

沒了皇宮的束縛, 大家都自在了很多。

扶搖下了女子可進學堂的政令, 但實施政令總歸是要時間的。

我閒著也是閒著, 不如就幫一幫她。

我把行宮的門頭換了下來,改成了「娉婷書院」。

又讓人貼了張告示,書院只收女娃, 並且不收束攸, 要是學得好了, 還有獎勵。

一開始,我們都是一個兩個地教。

或教她們讀書明理, 或教她們一技傍身, 總歸我們會的,都會傾囊相授。

後來,我們竟把書院做出了名堂來,越來越多的女子懂得了讀書的好處, 更多的父母願意把孩子送進書院。

我躺在院子裡的搖椅上聽著陣陣讀書聲,滿意地閉上了眼。

給了這腐朽古板的世道一記耳光,我也算不枉來這世上一遭。
游啊游 • 6K次觀看
游啊游 • 180次觀看
游啊游 • 130次觀看
呂純弘 • 65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游啊游 • 60次觀看
呂純弘 • 200次觀看
喬峰傳 • 330次觀看
呂純弘 • 860次觀看
游啊游 • 6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游啊游 • 5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游啊游 • 50次觀看
游啊游 • 6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喬峰傳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600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