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了把臉,仰頭看著天上的月亮。
依稀還記得,初中的妹妹因為痛經而被送進醫院時,媽媽有多著急。
她顧不得還在上班,直接曠工就跑去了醫院。
可對於另一個女兒,她竟然能做到不管不顧,絲毫不關心。
「媽,我從小就知道你不喜歡我。過年回老家時,即便你知道每年我和你相處的時間就只有那麼兩三天,你也只會抱著妹妹、牽著弟弟。」
「可……這次生病做手術我才恍然明白,你不僅僅是不喜歡我,甚至是恨我對不對?」
我咬緊牙關,死死地看著螢幕前的媽媽。
「而這些,是因為我不像妹妹那樣長得像爸爸,也不像弟弟那樣長得像你,而是像你最討厭的奶奶對吧?」
「你胡說八道!」
我媽尖利的聲音刺進耳膜,她的語氣裡帶著濃濃的惱羞成怒的怨恨:「我生你養你一場,就是讓你這麼質問我的嗎?!」
「你妹妹從小就比你漂亮比你會說話、你弟弟也比你懂事孝順,不像你,整天擺著一張苦哈哈的臉,就像陰溝里見不得光的老鼠!」
「我不過是一件小事沒有做到位,你就這麼揪著不放過,一遍遍質問我!這點就是隨了你奶!我是上輩子欠你們的嗎?必須要每件事都讓你們滿意嗎?」
媽媽還在咄咄逼人、自以為很有道理的輸出。
我徹底失望。
「媽!」
我打斷她:「我真的累了,以後沒有什麼重要的事,你我就別聯繫了。」
話音剛落,視頻就被掛斷。
我緩緩發過去一個句號,對面顯示出一個鮮紅的嘆號。
她又把我拉黑了。
不過沒關係。
這次我不會再傷心。
點進媽媽的主頁,我果斷點了刪除聯繫人。
5
我媽把我拉黑的第三天就是中秋節。
這是我第一次在重大節日裡沒有回家過節。
弟弟妹妹從早上就給我發信息轟炸。
妹妹勸我,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媽媽就算偶爾做錯了一點半點,可她是媽媽,我們身為女兒,不能不尊重她。
弟弟也給我發語音,他說媽媽肯定是愛我的,不然又怎麼會在我高中最需要陪伴時將我從老家接回。
【姐,爸媽對我們已經夠好了。這些年為了我們爸媽一直在奔波,給我們換了新的大房子,新的車子,已經讓我們超越很多同齡人了!我們不能不感恩他們。】
【姐,你就別賭氣了,回來我們一家團聚不好嗎?】
……
我面無表情的聽完這些話。
弟弟口中的大房子有四間臥室,爸媽一間、弟弟妹妹各一間,剩下的那一件做了書房。
自始至終,爸媽都沒有想過給還留在老家的我預備一間。
至於車子,爸爸用它去送弟弟和妹妹上大學,卻從來沒有在我回家時接過我一次。
爸媽窮盡半生的打拚,90% 的錢和精力都花在了弟弟妹妹身上。
於我,寥寥無幾。
6
中秋節的第二天一早,我趕回公司加班。
卻沒想到,公司門口站著一個我熟悉的身影。
遠遠地,我站在原地。
一時間不知道還該不該上前。
「平平!」
爸爸對我揮了揮手,還順帶揚了揚手裡的東西。
「給你帶的吃的,你媽做的,都是你喜歡吃的。」
我爸走上前,訕訕的笑:「你搬家了怎麼也不告訴家裡一聲,找不到你,我只好來公司門口等你。」
「但你怎麼知道,我會加班?」
我看著爸爸,他看上去要比幾個月前我們見面時老了許多。
爸爸笑得很尷尬:「你妹妹和我說,你在工作上很拼,現在又是晉升關鍵期,周末都在加班,所以我想著你不回家,大概也會來公司加班。」
……
我抿著唇沒有說話。
爸爸將手裡的袋子展開給我看:「你媽做的小龍蝦和大蝦,都很大隻,暖暖和堯堯都喜歡吃。你也一定喜歡。」
我笑了笑:「爸,我對海鮮過敏,尤其是蝦類。」
爸爸懵了一瞬:「啊?可我明明記得你喜歡啊,每次你媽做了這些,都不會剩下……」
想到什麼,他說不下去了。
我垂下眼睛:「因為安暖和安堯喜歡吃,所以你們就理所當然的以為我也喜歡吃了。」
我爸擦了擦額頭沁出的細汗。
「東西您帶回去吧。」
我看了一眼時間,轉身要走。
爸爸攔住我:「平平那個……」
他欲言又止。
我看著眼前這個很少關心我的男人,知道他接下來的話大機率是和我無關。
果然,我爸慢慢開口:「最近的生意很不好做,你弟這學期的學費你能不能先墊付一下?」
我點點頭:「可以。」
我爸一喜:「我就知道還是大女兒最懂事!」
他看著我在包里翻找東西,臉上的笑容也深了幾分:「不用給現金,現在電子轉帳都很方便。」
「不是。」
我平靜地接話:「我是在找紙和筆,您需要寫一個欠條給我,利息就按銀行的利息算就行。」
爸爸愣住:「平平,我們不是一家人嘛,一家人算這麼清幹嘛?」
「一家人?」
這話有點好笑。
「您是指對待生病的女兒不聞不問的父母嗎?還是讓大女兒用助學貸款完成學業,而給小女兒和小兒子每月 3000 生活費的父母?」
「或者……是家裡明明四間臥室,卻一個臥室都不給我留的一家人嗎?」
爸爸怔怔地看著我:「平平,我們以為這些你都不在乎,畢竟你從小就比弟弟妹妹們懂事……」
我冷笑出聲:「我當然要懂事。因為我從出生起就寄人籬下,爺爺奶奶和大伯住在一起,如果我不懂事聽話,大伯和大伯母就會因為奶奶養著我而吵架;從小學到初中,堂哥只要不開心就會對著我發脾氣,有大伯母壓著,爺爺奶奶不敢管,我不想讓他們為我擔心生悶氣,所以就只能忍著。」
我按了按乾澀的眼角:「如果可以選,我也想和安暖安堯那樣任性一點。可惜我一直都沒有選擇的機會。」
7
那天,爸爸到底沒有再問我要錢。
他只是一遍遍解釋,說當年他們事業剛剛起步,把我帶在身邊會很不方便。
我一點都不想聽這種哄人的鬼話。
弟弟妹妹只比我小三歲,把我一個人帶在身邊不方便,帶兩個人就方便了是嗎?
許是見到我不耐煩的表情,爸爸終於低下頭。
然後,他說:「這些年,你媽對你是嚴苛了點,我早就說過她很多次,不能因為你不在我們身邊就區別對待,可她卻不聽。」
我心裡直冷笑。
他以為,我只是責怪媽媽嗎?
我一直都清楚,家裡的小事是媽媽做主,可真正的大事卻都是爸爸做主。
如果當初他堅持把我帶在身邊,爺爺奶奶還真的會硬搶我嗎?
如果當初他能一碗水端平以身作則,媽媽還會偏心偏得這麼嚴重嗎?
事發時躲在背後默默觀望、卻在出事之後直言自己無辜不知情的人往往更加可怕。
我不給弟弟交學費的消息很快就被媽媽發到了家族大群。
媽媽在群里簡明扼要的甩出一句話來匯總我的惡行:
【親兄妹明算帳,我的大女兒把這話踐行得淋漓盡致!】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二姨率先跟風苛責我:
【平平也真是的,不就四萬塊錢嗎?你現在人在大廠,一個月的工資+獎金就能賺到,怎麼花給弟弟也捨不得呢?】
舅舅緊隨其後:
【現在的孩子啊都自私,一點不顧及父母姐妹!她也不想想,如果沒有父母,她能過上今天這麼好的日子嗎?!】
媽媽發了幾個哭哭的表情:
【可能是我這個當媽的做得不好吧?我就該把心和肝都剖出來給她嘛!】
看到這話的二姨直接在群里給我甩了幾條 60 秒的語音。
我甚至都不用打開,就知道她大概說了什麼。
舅舅也很快私聊質問我,要我儘快打錢給弟弟。
唯有最了解媽媽脾性的小姨在群里為我說了一句公道話:【親兄弟就是要算帳,大哥,難道你忘了上次二姐問你借五百塊,你都要催著二姐寫欠條的事了嗎?】
【平平這麼做,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相反,安堯只是平平的弟弟,這些年平平為弟弟妹妹沒少買東西,難道就只有一次沒給弟弟花錢,大家就都要追著她罵白眼狼嗎?】
看到這條消息的舅舅破防了:
【小妹,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是在指責我這個當大哥的做事不正確嗎?!】
【這些年,我這個當大哥的為你們做了多少?你們捫心自問!】
二姨也跟著發:【行了大哥,這些年您就光長一張嘴了!實心事您辦過多少?】
眼看著群里亂成一鍋粥,媽媽忙出來將矛頭重新指向我:【安平!弟弟的學費你到底幫不幫忙?】
五分鐘後,她又@我:【借條可以寫!但你要立馬給弟弟轉錢!】
我回她:【可現在我已經不想借了。】
將這些年林林總總給弟弟妹妹們買東西、過生日轉帳的截圖丟在群里後,我直接退出了群聊。
和父母親戚掰扯生養之恩,無論我說再多,在他們眼裡我都是欠父母的。
所以我不想再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再放在不會給我任何情緒反饋的親人身上。
這是前二十年的無數次妥協給我的唯一經驗。
8
退群之後,小姨有來問過我一次,她擔心我這麼做會讓爸媽徹底寒心。
「平平,你以後終究還是要回家的,你這麼不給你媽媽面子,以後可怎麼回去面對他們?」
我翻著手中老闆交給我的和香港公司合作的項目書,漫不經心回復對方:「那就不回好了。」
反正回與不回,他們眼中也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平平,就算你怨恨爸媽,但弟弟妹妹呢?」
小姨憂心忡忡:「他們和你的關係還算和睦吧?」
和睦嗎?
指尖觸碰圖紙上的燙金字樣,我問自己。
和我相比,弟弟妹妹無疑是既得利益者。
他們有著爸媽的陪伴和寵愛,有著我不曾有過的溫暖親情。
而外人眼中看到的表面和睦,何嘗不是我數次退讓的結果?
我十五歲才來到爸媽身邊,那時候龍鳳胎的弟弟妹妹就已經十二歲了。
高中三年我住校,大學四年我又都在外地,我們之間培養感情的時間很少很少。
若說有什麼羈絆,那也只是我單方面去關心他們。
他們……好像從來沒有把我這個姐姐當作親人。
不過也是,連爸媽都不喜歡的大女兒,他們又怎麼會去敬重我這個姐姐。
「平平,聽小姨一次勸,女孩子沒有家人作為依靠,以後的路是很難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