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捉妖師:狐仙祠完整後續

2025-09-25     游啊游     反饋
1/3
我帶著三歲的兒子去山上挖寶,結果被當地村民抓了起來。

兒子嚴肅地說:「放了我們,我能讓你們多活幾年。」

村民們哄堂大笑,覺得我兒子動畫片看多了。

可他們不知道,他們村子,已經被妖物詛咒了。

而我兒子,是活了兩輩子的捉妖師。

1

我正在念幼兒園的兒子覺醒了上一世的記憶。

他上一世,是個捉妖師。

他說,他上輩子臨死前把捉妖的法器埋在了雞鳴山半山腰的一棵槐樹下。

所以我們準備等他幼兒園一放暑假,就去雞鳴山把他的法器挖回來。

這天,寶貝興沖沖地背著小書包回到家:「媽媽,幼兒園已經放假了,我們什麼時候去雞鳴山?」

我溫柔地摸了摸寶貝的頭:「機票我都買好了,咱們明天就出發!」

「太棒了!」

寶貝抑制不住地激動,翻出他的小黃鴨行李箱,自己收拾著出門要穿的衣物。

「媽媽,登山靴要帶一雙哦,那是山路,不太好走。

「還有防蚊蟲的藥液,那邊天氣濕熱,可能有毒蟲。」

寶貝一邊收拾,一邊不忘叮囑我。

我好笑地看著寶貝忙進忙出,心想大概是我好久沒帶寶貝出去玩過了,以至於弄得他出個門興師動眾的。

我想跟寶貝說,現在景區什麼買不到啊?

只要有錢。

可我又一想,不能打消他的積極性!

於是也就由得他折騰了。

收拾好東西,第二天一早,我就帶寶貝登上了去河北的飛機。

下了飛機,我在當地租了一輛車,帶著寶貝自駕到了雞鳴山腳下。

停好車,我對寶貝說:「寶貝你在旁邊等一等,媽媽去買票。」

寶貝一愣:「還要買票?」

「不然呢?大部分景區都要買門票啊。」

寶貝看了看排長隊買票的遊客,又看了看巍峨崢嶸的雞鳴山,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媽媽,你帶我來的是哪個雞鳴山?」

「啥意思?」

我愣了:「就河北張家口雞鳴山景區啊!難不成還有幾個雞鳴山?」

寶貝表情難堪:「我不知道有幾個雞鳴山,但我很肯定……」

「我埋東西那個雞鳴山,一定不是這個雞鳴山……」

2

根據寶貝的回憶,我在手機上搜索了半晌,又找到幾個曾經叫雞鳴村的古村落。

寶貝說,他大致還記得那個地方是西南方向。

最終,我們把目的地鎖定在廣西一個曾經叫雞鳴村,不過後來改名叫「狐岐村」的村落。

快到村子的時候,寶貝眼睛一亮:「是了是了,就是這裡了,這個村子後面有一座山,就是我說的雞鳴山!」

看來是找對了!

我帶著寶貝進了村。

村口有個大平壩,好多村民在壩子上乘涼嘮嗑,看到我們進村,都好奇地盯著我們。

我被這麼多雙眼睛看得有些不自然。

正尷尬,一個村民大姐走上前來,操著半熟不熟的普通話問我們:「外來人,你們來我們村子幹啥?」

我趕忙回答:「大姐,我們是來旅遊的。」

大姐滿臉狐疑:「旅遊?我們這村有啥好游的?」

「這不孩子放暑假了嘛,我就想帶他來體驗一下鄉村的風俗民情,順便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

我指了指村子後的雞鳴山:「你看,那座山風景就好得很嘛!」

說到雞鳴山,大姐的臉色變了變,但她最終什麼也沒說,過了好一會兒,才告訴我們:「最近是防火期,那山上都拉了警戒線呢,誰都不許上山。」

我一愣,原本還以為挖了法器就可以走,結果沒想到竟然不能上山?

看來只有等晚上偷偷上去了。

打定主意,我問大姐村子裡有沒有什麼住的地方?

大姐想了想,指著村子後面說:「村裡沒住的,但是後面有個鄉上開的招待所,離村子也不遠,只是要從那邊繞路過去。」

我跟大姐道了謝,帶著寶貝來到招待所。

招待所大概建成沒幾年,看起來挺新的,只是裡面的擺設看起來有些陳舊簡陋。

而且招待所位置在村子後面,雖然進村要繞一些,但離雞鳴山反而更近一點。

我和寶貝安頓好,又重新整理了一下我們的背包,把晚上要用的工具拿出來,集中在了一個包里。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我和寶貝悄悄摸出了門。

我們朝著雞鳴山的方向走去,到了山腳下,果然看見圍著山,拉了一圈的警戒線,旁邊還插著小旗子,寫著:護林防火,人人有責。

我有些猶豫,但看了看寶貝渴望的眼神,還是下定決心。

「走吧,不過咱們得注意,不能帶火種上山。」

寶貝點點頭,率先鑽過警戒線往山上走去。

3

山路果然不好走,尤其是晚上。

而且我們擔心被人發現,也不敢打手電,只能趁著月光,深一步淺一步地艱難前行。

爬了半晌,我累得氣喘吁吁。

「我們要到了嗎?」我扶著旁邊的樹,大口大口地喘著氣。

寶貝抬頭看了看地勢,說:「媽媽堅持一下,我們快到了!」

我一聽說快到了,立馬又有勁了,哼哧哼哧地又往上爬出好遠。

「寶貝,你不是說快到了嗎?咱們爬了這麼久,壓根兒沒看到你說的槐樹啊!」

「這裡是有些怪異。」寶貝也有些疑惑,他撿了根樹枝,在樹上做了個記號,開口,「咱們再往上走走看。」

我堅持著又走了一會兒,正累得埋頭喘氣,寶貝突然拉住了我。

「此地果然有異!」

「啊?」

我一抬頭,正好看到剛剛寶貝在樹上做的記號!

我們走了半天,又回到原地了!

我嘴唇打顫:「我們……我們是不是遇上傳說中的……鬼打牆了……」

寶貝點了點頭:「我早該想到的,看來太久沒有做老本行了,警覺性還是差了點。」

他安慰我:「媽媽別怕,鬼打牆不過是障眼法而已。」

寶貝虛空畫符,雙手結印,嘴裡念念有詞:「靈台清明,陰陽之睛,破!」

結印推出,眼前黑黢黢的山林仿佛一下子通透了起來,就連透下來的月光都好像亮了幾分。

寶貝看了看周圍地勢,開口:「沒錯,快到了,繞過前面那堆亂石,就能看到那棵槐樹了。」

我心裡一喜,拉著寶貝噌噌往上爬,果然,繞過那幾個石塊之後,就看到路邊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槐樹,黑郁繁茂,樹下透不出一絲月光,樹幹骨骼突出,粗大的根莖像巨大的鷹爪箍住大地。

「就是這了吧!」我激動地問寶貝。

「這樹都長這麼大了啊?」寶貝遲疑了一下,有些不確定。

頓了頓,他又安慰自己般自言自語:「畢竟一百多年了,長這麼大也不奇怪。」

寶貝繞著樹走了一圈,指著一個方位對我說:「媽媽,就是這裡。」

我點點頭,放下了隨身帶來的雙肩包。

當時因為要偷偷上山,所以我沒有帶太多裝備,只帶了幾把能放進背包里的小鏟子和小花鋤。

我和寶貝一人一個工具,圍著樹開始挖坑。

小鏟子不好挖,樹根又錯綜複雜,我和寶貝挖了一個多小時,才挖了不到半米深。

而且一直沒看到寶貝說的捉妖法器。

我滿頭疑惑,看向寶貝:「怎麼沒有啊?是不是你記錯了?」

寶貝沉默不語,盯著老槐樹若有所思。

我本來還想說兩句,但看著寶貝一臉認真,就沒有打擾他。

他拍了拍老槐樹的樹幹,嘆了口氣:「謝謝你幫我守了這麼多年,現在故人來取東西,就拜託你把東西給我吧。」

話音剛落,一陣風吹過,樹枝被風吹得晃了晃,好像在向我們點頭示意。

隨即樹根處發出聲響,我低頭看去,剛剛挖坑的旁邊有截樹根,下面的泥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垮塌了下去,剛好露出一個油紙包的一角。

我眼睛一亮,趕忙把包袱掏了出來。

4

包袱被油紙包住,保存得很好,幾乎沒有損壞。

打開包袱,裡面只有一個看起來黑黢黢的小袋子。

「就是這個!」

寶貝眼中透出光彩,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他雙手接過袋子,雖然竭力讓自己看起來鎮定,但我還是看到他拿著袋子的手微微顫抖。

「久違了。」

寶貝聲音有些哽咽,眼中朦朦朧朧罩上一層水霧。

我有些心疼,上前將寶貝攬進懷裡。

寶貝深呼了兩口氣,仰頭沖我一笑:「我沒事,媽媽,只是一時忍不住。」

平復了心情,他開始向我介紹那個黑袋子:「此物名叫乾坤袋,可收各類妖物。」

袋子是皮質的,外面彎彎扭扭地用金線蒙著一層網,顏色暗淡,完全沒有我想像中法器的高級感。

「那其他的法器呢?怎麼沒看到?會不會被別人挖走了?」

我拿著小鏟子又在坑裡刨了刨,但除了泥土,什麼也沒有。

寶貝神秘一笑,拿著袋子在我眼前晃了晃:「媽媽,你有沒有想過,乾坤袋既然能裝妖怪,自然也能裝別的東西。」

寶貝伸手往乾坤袋一探,憑空抓出一根繩子:「這是縛妖繩,是由天蠶絲、金鳳羽、龍筋等材料以五行之位交織而成。」

說著,又拿出一把木劍:「這是千年雷擊桃木劍,是斬妖除魔的利器。」

「這是浸過萬妖血的五帝錢,破除妖氣效果非凡。」

寶貝挨個兒給我介紹,除了這些,乾坤袋裡零零散散還有好些東西,都是他平時收集起來用於降妖除魔的材料。

寶貝收好乾坤袋,我們又把之前挖的坑填埋了回去,收拾好工具,準備下山。

沒承想剛走兩步,就聽到旁邊樹林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

什麼聲音?

難道有動物?

我側耳聽了聽,那聲音很有節奏性,不太像是動物發出來的,倒像是人踩在落葉上走路的聲音。

我頓生警覺。

不是說現在防火期,不允許人上山嗎?

難道也有人跟我們一樣,趁著半夜偷偷上山?

5

寶貝沖我做了一個「噓」的手勢,拉著我蹲了下來,躲在樹後。

我有些緊張,悄悄挪了挪位置,能夠讓自己看到樹後的情況。

「嚓……嚓……」

聲音越來越近,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透過樹葉的縫隙,我看到一個黑影搖搖晃晃地正在向我們靠近。

我不由得捏緊了拳頭,指甲把手心掐得生疼,手掌里全是冷汗。

影子越來越近,透過影影綽綽的月光,依稀可以看出那是個人的形狀。

我稍微鬆了一口氣。

是人就好辦了。
1/3
下一頁
游啊游 • 71K次觀看
游啊游 • 3K次觀看
游啊游 • 8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820次觀看
游啊游 • 770次觀看
游啊游 • 540次觀看
游啊游 • 880次觀看
游啊游 • 650次觀看
游啊游 • 440次觀看
游啊游 • 490次觀看
游啊游 • 330次觀看
游啊游 • 650次觀看
喬峰傳 • 610次觀看
喬峰傳 • 830次觀看
連飛靈 • 480次觀看
游啊游 • 300次觀看
游啊游 • 790次觀看
喬峰傳 • 340次觀看
游啊游 • 390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1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