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願完整後續

2025-08-10     游啊游     反饋
2/3
「我就是喜歡沈雲舟啊。」

「你搶了我皇兄,不許我搶你大哥?」

落雪的窗欞有風吹來,吹盪了滿殿的香氣,也吹起了少女心頭蕩漾的愛意。

喜歡是一回事。

可被成全又是另外一回事。

按照周朝律例,公主的夫婿,是不能入朝參政的。

我大哥是西北軍主帥,是忠勇侯府的承襲者,是早已準備血灑疆場的沈家忠將。

別說皇帝朝臣,姜相太后……

就連大哥自己,都不會同意的。

不然他年歲二十四,為何還不曾娶妻生子?

見我打退堂鼓,姜芙出了餿主意:

「沈雲舟是個負責的好男人,你去宮門口堵他。趁著人多,把心意一表白,坐實個私相授受,鬧得沸沸揚揚。到時候,他沈雲舟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溫昭半信半疑:「那你怎麼不這樣逼我皇兄?」

姜芙臉色一怔,整個人蔫了下去:

「誰讓我爹是丞相……」

你看,關鍵時候,拼爹就不如拼哥。

8

這幾年,溫昭的性子愈發溫婉恬靜,她從來不是個大膽的姑娘,此事也就當笑話說說。

可沒想到,三日後的下朝時間,她真將大哥堵在了宮道上。

人來人往間,少女心扉似小鹿亂撞,那雙帶著探究的雙眸,緊緊盯著心上人的神情。

她生來被困在公主的身份中,唯有這一次,願冒天下之大不韙,來為自己爭一次。

可直至她哭著跑回宮殿,我那不苟言笑的大哥依舊孤身而立,如山般挺拔的背脊沒有一絲晃動。

宮人傳來消息的時候,我正在懷恩殿罰跪。

罰跪的理由很簡單。

我讓溫聿把公主賜婚給我大哥,他第一次發了火,說我也胡鬧。

「憑啥你能娶我哥的妹妹,我哥不能娶你的妹妹?」

我先罵了他昏君,又罵了他老娘。

老爹說,進宮不能罵娘,當了皇后更不能罵娘。

可我罵了。

罵得正氣凜然,罵得盪氣迴腸。

於是,我們這三個無比尊貴體面的女人,被大周更尊貴體面的老女人罰跪在懷恩殿。

同年少每次闖禍罰跪一樣,月色如銀時,批完奏摺的溫聿親自拎來了食盒。

薑汁魚片、五香仔鴿、鴨爪煲……

看得我們三個直吞口水。

溫聿終於卸下了他那冷冰冰的帝王架子,笑得無奈:

「咱們不論身份,只論真情,你仨說什麼我都不生氣,我說什麼你們也不許生氣。」

見我和姜芙只顧埋頭吃,他盤腿坐下,開始對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當他說到「公主有公主的責任,將軍有將軍的忠勇」時,跪得方方正正的溫昭,說出了人生中唯一的那句髒話:

「滾。」

溫聿面色一怔,伸手擼擼炸毛的小公主,又向我投來求救的目光。

我想也沒想,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

「你妹妹讓你滾。」

埋頭啃鴨爪的姜芙有些分不清形勢,直到我和溫昭用眼神刀她,她才不情不願地清了清嗓子:

「我不想讓你滾,但你妹妹和你媳婦兒讓你滾。」

「所以,臣女請陛下——滾。」

堂堂一國之君,被我們三個女孩子連番嫌棄,他也不惱。

不僅如此,被姜芙罵完的溫聿,興沖沖地從懷裡掏出一壺酒,又從袖子裡掏出四隻酒盞。

倒了半天酒,見我們沒人理他,形單影隻的他,才認輸般地說了一句:

「真拿你們沒辦法,但云舟那裡,你們得讓朕先想想辦法。」

就這麼一句「沒辦法想辦法」,我們三個又活了回來,爭前恐後地要和他拉鉤。

溫聿嫌我們幼稚,任我們三個掰著胳膊,死活不肯伸手。

月色如銀的冬夜,燈火通明的懷恩殿,笑聲和打鬧聲一直飛到天上去。

後來無數個日子裡,我總在想:

若那天的我們,拉了鉤,起了誓。

一切會不會,就不一樣……

9

溫昭的事情還沒有想出辦法,大周與北羌又起了戰事。

此事不算稀奇。

大周建國以來,與北羌的戰事就沒停過。

北羌想奪更多土地,大周想收復前朝失地……

大戰小戰,持續了三百多年,早就習以為常。

只是沒想到,這場戰事不過半月,北羌竟然主動求和。

為表誠意,他們甚至派出被立為儲君的二皇子,要求與西北軍主將沈雲舟見面和談。

若和談成功,便有收回前朝失地的可能。

大軍出發前,素來不苟言笑的大哥,從懷裡掏出三個彩塑泥娃。

說是看著好玩,送給我和姜芙還有溫昭做禮物。

三個可愛的娃娃,笑起來乖巧恬靜,像極了那個淺笑盈盈的小鹿姑娘。

明明都是凡夫俗子,明明都有一顆情動的心。

偏偏身不由己,真心藏得彎彎繞繞。

盯著泥娃娃的溫昭坐在鞦韆上發獃,溫聿嘆了口氣,轉身走進殿來。

「若和談成功,等雲舟回來,朕便為他和溫昭賜婚。聖旨一下,那些人願意也得願意,不願意也得願意。」

我與他做了兩年有名無實的夫妻。

這是他唯一一次拿出帝王的威嚴,試圖讓一輩子忠君為國的沈家和朝臣們屈服。

同為困在愛而不得中的人,許是知曉那份牽腸掛肚的痛,才滿心想去成全些什麼。

我歡喜地翻看著黃曆,與他挑選良辰吉日。

日子還不曾定下,卻見值守御書房的掌事太監慌張來報。

邊境,出大事了。

10

這年七月,北羌假意和談,不惜以二王子做誘於營帳設伏,妄圖刺殺西北軍主將。

大哥斬殺北羌二王子,率部拚死殺出重圍,與阿爹被困倉山。

與此同時,敵軍趁我朝不備,以百倍兵力,連日攻陷了涵陽關、嘉峪關、平谷關……

消息傳到京城時,西北軍正以數倍傷亡的代價,暫時將敵軍擋在了倉山外。

過了倉山,便是廣袤平原,大周退無可退,守無可守……

江山社稷,一夕危亡。

所有人都慌了,就連輔佐兩代帝王的姜相也慌了。

姜芙兩次進宮探消息,只因姜相需要知道,皇帝到底是什麼打算。

如今戰事危急,朝中大臣多提議聯姻求和。

若百年戰亂,因公主和親而終結,一切便值得。

即便皇室適齡的待嫁公主,只有溫昭一個。

姜相在朝堂上大怒,連斥群臣糊塗。

「一場決定國家存亡的血仗,或許會遲到,卻永遠不會缺席。到時候,兩國戰事再起,遠嫁異國的公主,又該如何自處?」

朝堂之事,事關江山社稷,姜相力挽狂瀾,卻見效甚微。

如今之計,只能探探皇帝的意思。

我從御膳房搶了宮人燉給太后的參湯,學著賢良可心的模樣送去御書房。

正在批摺子的溫聿抬頭,神色疲憊,卻一眼看出了我的心思:

「放心吧,保家衛國是男兒的事情,朕怎會捨得讓溫昭和親?」

說完,再不肯停歇半分,又繼續伏案忙碌起來。

一時間,徒留我站在原地,進退兩難。

我知朝堂是何種模樣,也知他面臨著怎樣的壓力。

可我若不自私點,不為溫昭去爭取。

怕是她也要同我和溫聿般,被困在各有苦衷的荒唐宿命里。

可沒想到,最終把溫昭推出去的。

竟然是她自己。

11

公主和親的消息傳遍皇宮時,氣得溫聿砸了御書房。

誰也沒想到,事情會到這一步。

那個軟糯乖巧的小姑娘,曾冒天下之大不韙,把鐵骨錚錚的將軍堵在宮道。

如今第二次跑到宮道上堵群臣,便是逼溫聿下旨和親。

她要以身換命,為倉山的將士和大哥留條生路。

太后曾說:

「身為沈家人,男兒戍邊關,女兒護江山。」

我以為,只是我的宿命,只是沈家人的宿命。

卻不知,那日未說完的話里,還有下一句:

「公主要遠嫁,將軍守國門……」

和親隊伍出發的那日。

身穿紅色嫁衣的溫昭,如往日般拉著我和姜芙的手,笑得恬靜:

「還記得十二歲那年,我們在長河放燈許願嗎?」

記得。當然記得。

那晚夜空浩渺,繁星點點。

三個無憂無慮的少女,依偎在一起,說著各自的心愿。

將門之女想守邊關,忠臣之後想當皇后,唯有恬靜乖巧的小公主,托著下巴怎麼都不肯開口。

「那一晚,我許的願望是——你們想做的事情,就儘管去做。你們做不到的事情,就由我來做。」

「宛辭,這些年你困在宮裡不開心,你恨大姐二姐至死不得清白,你恨母后把你困在宮裡,你恨群臣滿口忠君為國,卻要我這個公主和親……可我們這一代人,生來就註定要做些什麼的。」

世上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世上沒有一個人是不委屈的。

每個人都藏起委屈,心甘情願地困在自己的使命中。

只因為,江山守住了。

後代的將軍和公主才能廝守團圓,後代的天子和世家女才能各尋所愛……

人不能為自己活著,那就為責任活著。

不能為這一生活著,那就得為千秋萬代活著。

我們這代人倒霉些不要緊。

只要後代人,不再重複我們的命運,那就值得。

沈宛辭,那就值得呀!

12

景和十二年。

公主和親的第二年。

我終於也履行起皇后的職責,生下了大周的嫡長子永基。

溫聿是個好皇帝。

自從溫昭去了北羌,他也在努力做個好夫君。

他會親手為我描眉,親手為我做長壽麵,還親手為我打磨了東珠鑲嵌的鳳簪。

一樁樁,一件件,都在證明著——

他在努力愛上我。

是的!

努力愛上我。

我們不再年輕,也不該再任性了。

每個人都得扛起自己的責任。

扛起來,走下去,才能對得起困在異國的溫昭。

這些年。

御書房裡,燈火通明;京郊外的軍營里,燈火通明。

每個人都盼著,盼遠在北羌的溫昭平平安安,盼我大周國力強盛的那日,接公主回朝。

可阿爹沒有盼到這一天。

他南征北戰,將一生都獻給了大周江山。

卻在永基會叫「外祖父」的那一年,含笑而終。

阿爹說:

「打了一輩子的仗,聽到別人的孩子喊祖父,打心眼裡羨慕呀!」

可羨慕又怎樣,邊關不寧,失地未收……

只有沈家兒郎拼盡全力,才能讓天下百姓生有所養、老有所依。

既是如此,他這個祖父不當也罷。

「活著!收復失地,解江山之困,接公主回家……」

這是傾盡力氣的阿爹,對大哥的最後一句交代。

景和十五年,北羌皇帝病死。

忌憚愈加強盛的大周,北羌新皇特意下令,送和親五年的公主回家。

只願兩國修好,化百年干戈為玉帛。

三百五十七年了!

大周建國三百五十七年,這仗就斷斷續續地打了三百五十七年。

多少忠骨埋沙場,多少老嫗至死盼兒歸……

等到今日,終於迎來和平了。

朝臣欣喜,百姓欣喜。

金鑾殿里,更有朝臣跪地請命。

工部請命重修忠勇侯府,禮部請命為公主趕製嫁衣,欽天司請命排良辰吉日。

他們要皇帝賜婚。

要給錯過五年的公主和將軍,一場盛大的婚宴。

歡欣鼓舞的前朝,唯有德高望重的姜相蹙眉不展。

只因前朝失地未收。

他北羌王宮,依舊穩穩地築在我大周無數兒郎的白骨之上。

這位輔佐兩代帝王的老臣,不惜彎下筆直了一輩子的脊樑,跪在金鑾殿上。

就如他當年不同意公主和親般,如今也不同意公主嫁將軍。

消息傳到慈寧宮,早已經放權的太后,也發了火,大罵皇帝胡鬧。

帝王無奈,只能暫緩此事。

姜芙偷偷安慰我:

「來日方長,只要溫昭回來,早晚會嫁給你大哥。」

來日方長,一切就有轉機。

可我們的小公主再也回不來了。

溫昭,死了……

死在了異國和親的第五年。

死在了她重回故土,要與將軍團圓的路上……

13

沒人知道那個陪伴公主五年的婢女,為何要行刺公主。

就如同沒人反應過來這一切,那個婢女就自刎在了公主身邊。

一切猝不及防。

唯有那把沾了鮮血、來自北羌的匕首,出賣了一切。

大周的將士怒了。

匹夫之怒,血濺五尺。

他們聽不見北羌的辯解,緊緊跟隨最信任的將軍,瘋了一般地攻陷北羌。

在這場關乎兩國存亡的生死決鬥中。

將士們衝鋒陷陣,見人就砍,一直到攻陷北羌王國,收回前朝割據的失地。

大周與北羌血戰數百年,歷經五代朝堂,不知賠上了多少兒郎的性命。

這場長達三百五十七年的戰亂,終於終結了。

它終結在溫聿執掌江山的第十五年,終結在我沈家駐守邊關的第五代,也終結在溫昭公主回來的路上。

江山已掌、失地已收……

曾經立下的年少誓言,明明已經實現了大半。

可就如同那個眉眼含笑、純凈如小鹿的好姑娘,再也回不來般。

我們這群人的年少情意,也徹底耗盡了。

14

溫昭走後的第二年,太后也去了。

這個同樣出身沈家將門,也曾要持劍戍邊關的女子,十六歲母儀天下,二十六歲垂簾聽政……

從先帝到吾皇,她守了這座深宮整整二十五年。

只為輔幼主成才,保江山無恙。

這寂寥一生,她不負先帝重託,不負沈家忠名。

卻也愧疚因一生的權衡利弊,生生拆散了兩對有情人,又折斷了一個將門之女的翅膀。

因為愧疚,才總想補償些什麼。

臨終那日,太后盯著溫聿腰間的那枚舊荷包,虛弱地笑了起來:

「姜芙是個好姑娘,接她進宮吧!」

十三歲的姜芙,一眼看上了為自己撿風箏的皇帝哥哥。

只因少女一場情動,她心裡再也容不下別人了,生生把自己拖成了老姑娘。

那年僅有十七歲的帝王,何嘗不喜歡那個明媚張揚的姑娘啊?

他身上總掛著的舊荷包,是十三歲的姜芙所繡。

猶記宮苑疏影,桂花飄滿天。

看溫昭跟嬤嬤學繡荷包,姜芙吵著鬧著也要學,結果荷包繡得又丑又難看。

她心高氣傲,聽不得我們取笑,丑巴巴的荷包被她狠狠扔出窗。

兜兜轉轉,年少難以圓滿的情意,卻被意中人仔細撿起。

從年少到如今,一經珍藏,就是這些年。

情意是真的,心動是真的。

可是呢!

可是呢!

殿外大雪紛飛,跪在地上的溫聿背脊僵硬,眸底悲哀之意漸濃:

「母后,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

簡單的四個字,就是我們這群人最終的結局了。

只因溫昭死了。

他與姜芙之間,也只剩下錯過的情、破碎的心。

若還有機會,撿起來縫縫補補。

真心也成了戒心。

北羌滅了,失地收了……

可那把沾滿溫昭鮮血的匕首,卻成了帝王心中的一根刺。

這是心結,多少成全都解不開的心結。

他這一輩子,有多放不下姜芙,便有多恨自己。

他有多思念溫昭,便有多恨為大周江山殫精竭慮的姜相。

誰讓那把繳獲於北羌的匕首,出自丞相府呢!

誰讓那個行刺溫昭的婢女,是姜相千挑萬選出來的呢!

15

姜相下獄,是景和十九年。

朝堂風雨再來,百官惶恐不已。

所有的變故,都是因為一場命案。

幾個錦衣華服的官家少年,在京城肆意縱馬。馬匹受驚掀翻了菜攤,將一個老農婦活活踩死。

事情傳到朝堂,皇帝大怒,將那幾個紈絝子弟打斷腿,問罪父輩。

一切本該結束,可溫聿卻以此為由頭,開始徹查朝堂與世家。

他登基十九年,再不是那個需要群臣庇護的小皇帝了。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肅朝堂中,不乏貪污腐敗、橫征田地者,或被抄家斬首,或被罷官流放。

姜相這一生德高望重,門生眾多……幾個被他提拔的大臣,也牽涉其中。

這本是無法避免之事,可誰也沒想到。

身居百官之首的姜相,會因教導不嚴和包庇之罪,鋃鐺入獄。

姜相獲罪,朝堂大驚,滿殿門生,連連求情。

姜相是誰?

他是朝野所重、桃李滿天下的大周脊骨,是輔佐兩人君王、可見三公而不拜的天下宗師。

姜相獲罪,何其無辜?

可我知道,溫聿不會善罷甘休。

沒有這樁案子,也會有其他案子。

姜相今年不入獄,明年也會入獄。

誰讓他派人殺死了和親的公主,殺死了本要重回故土的溫昭!

「他算準了,只有溫昭死在回來的路上,天子才能震怒,將軍才能廝殺,我大周將士才能奮力一搏……」

「可是宛辭,溫昭有什麼錯,朕的小妹有什麼錯……」

勤政殿里,沒有點燈。

借著窗外透進來的零星月光,可以模糊地看清溫聿的表情。

憤怒、困惑,還有一絲難以言說的悲楚……

滅北羌,收失地……
游啊游 • 6K次觀看
游啊游 • 180次觀看
游啊游 • 130次觀看
呂純弘 • 65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游啊游 • 60次觀看
呂純弘 • 200次觀看
喬峰傳 • 330次觀看
呂純弘 • 860次觀看
游啊游 • 6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游啊游 • 5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游啊游 • 50次觀看
游啊游 • 6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游啊游 • 70次觀看
游啊游 • 40次觀看
喬峰傳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600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