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給弟弟的另一首《水調歌頭》,畫面感超絕,字字深情繾綣

2025-08-25     滿素荷     反饋
7/10
上片寫的是謝安「不早退」的遺恨,下片便是設想自己與弟弟蘇轍早日「退而相從之樂」了。

「歲雲暮,須早計,要褐裘。」

如今我們既然已經年高衰朽,便應該及早籌謀退隱之事,準備回歸身穿粗服的百姓身份。

「歲雲暮」三字承上轉下,本指一年到了即將結束的時候,詞中代表的是年華逝去、人已漸老。

此時的蘇軾只有41歲,蘇轍比他還小兩歲,遠遠談不到暮年,所以此處指的是心境的頹喪。公元1069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蘇轍被貶出京;三年後蘇軾也同樣因為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遭到御史彈劾,自請出京。

他們在地方基層輾轉數年,政途坎坷,再加上恩師歐陽修病逝,失去了庇護,心境自然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他們曾經自詡「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最終卻只能奔波於羈旅宦途,自我安慰「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難怪生出早早歸隱之志。

「褐裘」,本意是粗陋的衣服。《後漢書·梁鴻傳》中有「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之句,後世也借指高人隱士。
呂純弘 • 1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