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蘇軾的詞,雖然經典佳作層出不窮,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定還是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首詞寫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的中秋節,彼時蘇軾在密州任職,與弟弟蘇轍七年未見。對月懷人,他寫下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祈願,感動了後人上千年。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寫完這首《水調歌頭》後的第二年,蘇軾便真的實現了詞中的期望,與蘇轍相見並共度了中秋。
這次相聚是因為蘇軾調任徐州,而蘇轍也將赴應天府(南京)判官。途徑徐州時,蘇轍停留下來,與兄長「相從彭門百餘日」。
可喜的是,兄弟倆能夠久違地共度中秋佳節,但可嘆的是,中秋一過弟弟馬上就要離開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