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北伐未能成功,是實力不足嗎

2025-11-19     花峰婉     反饋
4/4
把諸葛亮跟同期名人比,更能看出他的困境:司馬懿是 「隱忍型選手」,知道自己打不過諸葛亮,就用 「耗」 的策略,不跟你拼實力,跟你拼耐心,最後耗死了諸葛亮;孫權是 「平衡型選手」,一邊跟蜀漢結盟,一邊又不真心幫諸葛亮,就怕蜀漢太強,自己吃虧,偶爾還在背後搞點小動作。

而諸葛亮呢?他是 「理想型選手」,抱著 「興復漢室」 的理想,明知蜀漢國力弱,還是要北伐,就像職場裡 「明知項目難,還是要堅持」 的領導。

他的優點是 「忠誠、負責」,缺點是 「太執著,不懂變通」—— 要是他能先跟東吳搞好關係,爭取更多支持,或者先培養好人才,再慢慢北伐,說不定結果會不一樣。

諸葛亮的一生,功過很清晰:功在他 「隆中定戰略」,幫劉備建立蜀漢;「治蜀強根基」,讓百姓安居樂業;「鞠躬盡瘁」,為蜀漢拼到最後一刻。過在他北伐時 「用人失誤」(比如馬謖),「戰略過於謹慎」(比如子午谷),「人才培養不足」,導致蜀漢後期無人可用。

北伐失敗,不是 「實力不足」 這麼簡單,是 「戰略、用人、國力」 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不能全怪他,也不能全替他開脫。

如果諸葛亮當年採納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北伐真的能成功嗎?或者說,當你帶著一個 「小團隊」 跟 「大團隊」 競爭時,是該像諸葛亮那樣 「穩紮穩打」,還是像魏延那樣 「賭一把機會」?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值得每個 「職場人」 好好想想。
呂純弘 • 144K次觀看
呂純弘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