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救世完整後續

2025-11-10     游啊游     反饋
3/3
皇帝躺在床榻上,隔著床幃隱約可見他的病容。

和半年前,金鑾殿上相比,此時的帝王已是風燭殘年。

「父皇病成這樣,這半年你可有來看望過?」

「日日與那宋侍郎廝混在一處,半點不曾念及父皇,你怎可如此罔顧人倫?」

二皇子開口問責太子,咄咄逼人。

再不是從前那溫和含笑的模樣。

皇帝快死了,二皇子確實也沒必要演下去了。

他離坐上這把龍椅,只有一步之遙。

「哦?皇弟怎知本宮不記掛父皇。」

太子冷冷一笑,手中盤著兩枚金核桃,一副遊刃有餘的模樣。

「皇弟倒是對本宮的事情,一清二楚。」

太子話鋒一轉,「你既然知道,本宮日日與宋侍郎私會。那你知不知道,我們具體在做何事?」

「龍陽之好,有什麼放上檯面說的必要?」

二皇子不屑道,「為了兩情歡好,還是為了一介男子,便放棄太子的名聲與尊貴……皇兄真是愚蠢。」

太子自顧自笑了。

慢步走到床榻前,拉開了那明黃色的床幃。

「本宮自然挂念著父皇,日日記掛著您什麼時候死。」

「可父皇不死,兒臣只好密謀造反了。」

太子這話,來得突然,石破天驚。

「逆子,你這逆子!」

老皇帝瞪著他,滿臉怒氣,「來人,將太子拿下!」

說完這句,老皇帝猛地咳嗽一陣。

然後從枕下摸出,一卷明黃色的傳位密詔。

「朕還沒死。你想坐這龍椅,未免太心急了點!」

御前侍衛蜂擁而入。

「殿下,臣已將亂臣賊子拿下。」

一中年將軍昂首闊步。

不過。

他拿下的不是太子,卻是二皇子。

11

「做得不錯。」太子微笑點頭。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將我與一眾皇子都震在當場。

只有哥哥與跪在殿門口的太傅,面色自若。

二皇子不是個蠢的,立刻便明白過來,太子做了什麼。

「你竟然收買了御前羽林軍,你當真要篡位!」

羽林軍中,分明盡數是他的人。

他怎麼也想不通,羽林軍為何當場反水。

可事已至此,只有想辦法補救。

他瞳孔中神色驚疑不定,轉頭去看殿外。

「陳太傅救我!父皇已擬定旨意,傳位於我。太子意圖謀反!」

老皇帝躺在床上,此時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十分虛弱。

「太傅,來取密詔,即刻誅殺太子!」

「還有宋氏兄妹二人,抄沒家產,一併賜死!」

老皇帝的目光,看向我和哥哥。

眼中帶著深深的忌憚。

陳太傅沉默起身,一路走到床前,十分鎮定地接過密詔。

我看著陳太傅的動作,總覺得平靜得有些詭異。

陳太傅眸色複雜地看著老皇帝,說了一句話:

「陛下,何故謀反?」

「你、你!」老皇帝氣得一陣咳嗽,胸腔劇烈起伏。

陳太傅雙手接過密詔,朝太子作了一揖。

隨後,便將密詔丟進了炭盆中,不一會兒便燒得乾乾淨淨。

「什麼傳位聖旨?陛下莫非是病糊塗了?」

陳太傅盯著炭盆中的灰燼淡淡道,「二皇子篡位,太子奉命清君側,令羽林軍拿下逆賊。」

老皇帝在床上咳了一陣,漸漸沒了動靜。

「陛下駕崩,死前傳下口諭,傳位太子。」

「各位殿下,今日情景,微臣說得可對?」

幾個皇子,早已嚇得面色發白,兩股戰戰,只一個勁地點頭。

太子滿意地笑了。

二皇子被押進天牢。

我滿身惶恐地來,一臉蒙逼地回去。

事態轉變得太快,我實在不明白到底怎麼回事。

12

還有,我始終都不明白,老皇帝他為何一定要賜死我和哥哥。

太子繼位皇帝,便不能像從前那般,時常同我們走動。

取而代之的,是一撥撥上門的朝中大臣。

「宋姑娘,我家子涵嘴饞,想吃你家的那個新鮮麵食,叫什麼辣條的,可還有嗎?我出五十兩,多買些回去。」

「你靠邊站站,我家孩子受了風寒,高熱不退,看了多少大夫都說治不好。」

一位大臣夫人抹著眼淚,「聽人說,你家藥鋪里賣一味叫『青黴素』的藥,治療高熱有奇效,可否賣些給我,出多少錢我都願意!」

我招待著一眾女眷,有些手忙腳亂。

關鍵是,她們嘴裡說的這些東西,我都沒聽說過。

哥哥把我拉到一邊,咳嗽了一聲,面上有些愧疚。

「小妹,之前我瞞了你一些事……」

我冷哼一聲:「恐怕不止一些吧!」

「你速速招來,坦白從寬!」

一炷香後。

我從自家後宅,搜羅出了一大片「奇珍異寶」。

按照幾位大臣的需求,分別送去了他們府上。

大臣和夫人們,千恩萬謝地走了。

我這才明白。

原來哥哥和太子,時常往大臣府中跑,是在送這些東西。

以斷袖之間飲酒作樂為幌子,暗地裡籌謀。

就連我,也被他們騙了過去,絲毫沒有察覺。

我進了我哥房間,光明正大地打量,這間曾經在我眼中布滿「荒淫」的屋子。

房間四處打掃得乾淨整潔,毫無異味。

那幾隻沉香木大箱子中,裝的都是這些叫作「辣條」「青黴素」「可樂」的大寶貝。

13

幾日後,便是爹娘的忌日。

我與哥哥一同去上香。

在父母墳前,在哥哥的訴說中,我終於拼湊出了老皇帝對我們一家趕盡殺絕的真相。

父母有著超越這個時代的淵博學識。

憑藉這些知識技術,當年經商很快便白手起家。

有了一定家底以後,恰逢北疆戰亂。

士兵傷亡者眾多,百姓流離失所。

父母便摸索著,製造出一味前所未有的曠世奇藥。

傳聞此藥為一種白色粉末,有輕微腐爛氣味。

用水稀釋後口服,就能治癒不少如肺癆、風寒這般的難症。

甚至對一些瘟疫,也有極強的療效。

父母為此藥命名為青黴素。

製造出青黴素之後,父母並未販賣。

而是將第一批藥物,託人捐贈給邊疆衛所。

青黴素在軍營中小面積使用後,療效極佳。

北疆總督大喜,迅速將青黴素推廣使用。

待邊疆戰亂平定,總督便將此藥上貢給了皇室。

我父母的悲劇,就此釀成。

老皇帝聽聞青黴素的奇效,不僅不喜,反而大為不快。

他將此藥列為禁藥,嚴禁民間流通,軍營中也不許使用。

回頭便催促著剛剛休戰的北疆軍隊,再度發兵夷族。

這一戰打了多年,勞民傷國。

可老皇帝,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如今全國,有數億人口。

人口過多,但耕地糧食有限,導致災荒頻發。

民眾食不果腹,各地鄉民起義者,不計其數。

朝堂統治,岌岌可危。

所以,朝廷需要消耗人口,卻不需要救命的青黴素。

青黴素的出現有錯,成了我父母的錯。

父母不忍看民間瘟疫流傳,暗地裡以極低廉的價格,販賣藥物給平民百姓。

因此獲罪,雙雙殞命。

而在被抄家前,爹娘有了預感。

他們提前將一些重要知識抄錄下來,寫在紙條上,封進了一箱金核桃中。

那些金核桃,原本便是爹娘鑄造的。

為了不牽連我和哥哥,並未將這些事告訴我們。

抄家後,這箱金核桃流轉到了太子手中。

太子得了這些金核桃,極為喜愛。

他鑄上自己太子府的私印,時常賞玩。

一日偶然打開,拿到紙條,才知曉其中機密。

「太子不消半日便查出,這金核桃來源於我們宋氏。」

「因此,我們那日登門借錢,他才會讓我半夜去取金核桃。」

哥哥燒著一疊紙錢,緩聲說道。

「那些日子我與太子關係密切,也只是商討謀反之事罷了。」

「我助他登基,他為我復仇。」

我往火堆里放了一張黃紙,有些不解:

「太子既然得了紙條,憑太子府的能力,造出紙條上所載物品,並不困難。為何一定要找上我們?」

「你看看便知道了。」

哥哥從口袋中掏出一個金核桃,沿著中間那條縫,將核桃掰開。

一張紙條輕飄飄落在地上。

我撿起來,看了一會兒,目光漸漸瞪大。

紙條上的字體簡潔古怪,並非本朝流傳的任何一種字體。

可我卻能看懂這上面的意思。

「這是小時候爹教過我們的『簡體字』。」

我愣了一會兒反應過來。

想來除了我和哥哥,再沒有第三人能看懂父母所留下的文字了。

14

我將那枚金核桃中的紙條,攥在手心。

上面記載的,是一種名為「水泥」的物品的製造方法。

可我現在想要的不是這個。

我帶著哥哥,急急忙忙跑回家,翻找著那個裝金核桃的大箱子。

我讓家僕拿來夾子,將金核桃一個個撬開。

忙活了一陣後,終於找到了青黴素的製造方法。

上面還有爹娘批註的注意事項和改良手段。

可這不夠,仍然不是我想要的。

要想治世,不僅要藥,還要糧!

從某個角度來說,老皇帝做得沒錯。

糧食產量不增加,青黴素救再多的人,也會被活活餓死。

我劈手奪過僕人手中的工具,狠狠將最後兩個核桃砸開。

「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法,都在這張紙條上。」

「這個國家的土地,人口承載力已到極限。要想進一步發展國力,必須促進人口增長。解決糧食的問題才是關鍵。」

「我和挽娘再三思慮,決定發展船隊,前往海外『仙洲』,尋找兩種叫番薯與玉米的作物。若是能夠找到種子並帶回,想來可以解決七八成百姓的溫飽。」

「可惜,終究晚了一步。罷了,我和挽娘生平憾事,除了無法親眼看著你們兄妹二人長大,也就只此一件了。」

「來這淒涼窮困的異世一趟,我們並不後悔。只是有些遺憾,沒能為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再多做些實事。」

我捧著這張紙條,雙眼漸漸有些模糊。

哥哥則是打開另一個核桃,從中取出紙條,上面記載著數種糧食作物雜交、扦插和嫁接的培育方法。

知曉了父母的遺願,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與哥哥一面打造船隊,一面向新皇上書,請求解除海禁。

新皇給了我和哥哥一人一個官身。

官不大,卻可參與大小朝會。

老皇帝在位時,閉關鎖國,嚴禁出海經商。

好在新皇應允了我們兄妹二人的請求。

朝中大臣也不敢提出異議。

如今朝堂中,除了當初有從龍之功的太子黨,剩下的便是二皇子黨羽。

二皇子被新皇以雷霆手段處死。

其餘朋黨心驚膽戰,生怕一個不小心,火就燒到自己頭上,根本不敢忤逆新皇的意思。

「既然諸位愛卿都無異議,那便退朝吧。」

「對了。」年輕的皇帝直視著台階下的臣子,目光落在我哥哥頭頂。

「宋侍郎留下。」

我掃了二人一眼,不知他們又在弄什麼名堂。

離開殿門時,兩人的聲音遠遠從我背後傳來:

「不知陛下有何要事?」

「你知道我的字,我與你說過,像從前那般喚我便好。」

「微臣不敢。」

「宋侍郎,這些日子我太忙,冷落了你。你在和我鬧脾氣?嗯?」

「……沒有的事。」

「我不會立後,你莫要吃醋。」

我瞪大雙眼,抓耳撓腮地想繼續聽,卻被殿門口候著的兩個太監十分友好地請了出去。

「!」

不聽就不聽!我氣沖沖地往外走,撞上了一隊巡邏的羽林軍。

「宋司侍,近來可安好?」

為首的那中年人,十分和藹地向我打招呼。

我仔細瞧了瞧,發覺這人有些眼熟。

啊,是和哥哥進宮那日,在皇帝寢宮中突然反水,押下二皇子的羽林軍首領。

「裴將軍。」

我向他回禮。

他擺手,慈愛的眼神一直看著我,還帶了些追憶故人的傷感。

「宋司侍英氣明媚,你與你母親實在是很像。」

我愣了下:「裴將軍認識我娘?」

穿著鎧甲的中年將軍向我頷首:「當年是你母親,託人將青黴素送到我軍營中, 為我雪中送炭,救了我麾下無數將士。」

「你母親死後, 我便想方設法回了都城, 一邊摸清朝中勢力, 一邊暗中查探你們父母的死因。」

「這麼多年, 總算是……讓我找到了一個機會。」

接下來的,他沒說出口, 我卻心如明鏡。

在二皇子陣營中蟄伏, 又在關鍵時刻,賭上性命反水。

「裴將軍, 你喜歡過我娘吧。」

「她那樣善良純凈的人,做那般捨生取義的事, 我怎能不心悅, 又怎能不支持?」

裴將軍笑了笑, 很是大方地承認了。

「那年初遇是寒冬,此時已經是盛夏了啊。」

他感慨著, 從太監手裡要過一柄涼扇,為我遮著陽光, 一路將我送出宮外。

此去經年,與君初相識, 猶似故人歸。

15

兩年後。

當年跋扈張揚的太子殿下,已長成了沉穩冷峻的皇帝。

若他不常常到我們府中來一出驚心動魄的微服私訪,動不動便賴著不走, 我想他會更沉穩一些。

皇帝頒布法令, 解除重農抑商。

全國各地的商業都蓬勃發展。

我與哥哥更是其中產業龍頭,生意越做越大。

依靠父母留下的理念,還有皇帝的大力支持。

我們先是出海找到了玉米和番薯,然後舉全國之力推廣種植, 又發明了雜交水稻和小麥。

稻香之時, 處處豐收。

隨後, 我又開辦工廠,生產藥品,泡麵等產品。

宋氏如今的產業, 已然超越了爹娘經營時期的規模。

國力亦達到開國以來的鼎盛。

半年前,陳太傅退位。

那日他脫下官服與烏紗帽, 向著新皇深深一揖。

「陛下聖明溫良,未負我大昱朝子民, 微臣便安心退了。」

他下朝後,穿著青色常服, 與尋常老人家無異。

他只向皇帝討了一樣恩典,便是去瞧瞧埋在妃園寢中的梅貴妃。

梅妃自盡後, 追封貴妃,極盡哀榮。

可世人只知她是梅貴妃, 卻不知她也曾是被梅、陳二家捧在掌心疼愛的孫女。

……

這幾年來,我將金核桃中的所有紙條一一取出,條理清晰地編輯成書籍。

其中發明創造是多數,還有少數是一些哲學思想的摘抄,叫什麼「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之類的。

爹娘在這幾張紙條上寫道:

「思想是救世良藥之一,但不可冒進, 需要徐徐圖之。」

「但無論何時,無論國力發展到何等地步,希望你們都能記住一件事。」

「善待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子民。」

(全文完)
游啊游 • 358K次觀看
游啊游 • 7K次觀看
游啊游 • 10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3K次觀看
游啊游 • 6K次觀看
游啊游 • 3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1K次觀看
游啊游 • 1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連飛靈 • 780次觀看
游啊游 • 1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980次觀看
游啊游 • 1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26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