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洪秀全侄子洪全福的留影,他是太平天國唯一倖存的王爺

2025-09-16     花峰婉     反饋
3/5
他隱居廣東東莞市鳳崗鎮黃洞洪屋圍村,在象山東邊劈地,蓋了十間房屋,自造一間小祠堂——洪氏宗祠,還購置了一批田地,自此成家立室。

但清軍對太平天國餘部的追捕從未停止,風聲越來越緊,1865 年,為了活下去,洪全福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之路,他孤身一人來到香港。

在香港,為了餬口,他先後從事過多種艱苦的工作,甚至將自己賣身為苦力,前往古巴。

在古巴,他從事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如拾鳥糞、做雜役等,生活異常艱辛。

但即便身處如此困境,洪全福心中那團反抗的火焰始終未曾熄滅,他時刻關注著國內局勢,等待著東山再起的機會。

後來,洪全福設法回到香港,經人介紹,在香港義和堂航業會所的遠洋輪船上謀得一份廚師的工作。

這份工作對他而言,猶如黑暗中的一絲曙光,在船上,他不僅相對安全,還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和事,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他憑藉自身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好學,很快學會了多門外語,能夠與外國船員流利交流,更為重要的是,他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不乏反清志士。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洪全福那顆沉寂已久的反清之心再次被點燃,在船上工作期間,洪全福聽聞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對孫中山的革命理念深感認同。

他仔細琢磨後發現,孫中山主張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主共和,這和自己多年來一直懷揣的志向與追求完全契合。

他長期在海上活動,有著便利條件,便毫不猶豫地投身其中,積極助力孫中山的革命事業。

他偷偷幫孫中山運輸武器和物資,還協助革命黨人偷渡,為革命活動的順利開展出力不少,成了「興中會」可靠的堅定朋友。

在長期的革命活動中,洪全福因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堅定的革命信念,逐漸在香港的反清團體中嶄露頭角,被推舉為洪門會黨首領。

洪門是個歷史極為悠久的民間秘密組織,自成立起便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在民間影響力頗大。
呂純弘 • 183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