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洪秀全侄子洪全福的留影,他是太平天國唯一倖存的王爺

2025-09-16     花峰婉     反饋
1/5
1907年,洪秀全侄子洪全福的留影,他是太平天國唯一倖存的王爺

文/歷史勘探社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1907 年,一張照片在香港悄然定格,畫面中的老者頭戴禮帽,身著筆挺西裝,脖頸間繫著領帶,身形清瘦卻身姿挺拔。

他,便是洪全福,一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 —— 太平天國唯一倖存的王爺。

此時的他,雖已年逾古稀,歲月在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但那雙眼眸中,依舊燃燒著熾熱的革命火焰,訴說著往昔的波瀾壯闊與不屈抗爭。

洪全福,原名洪春魁,1835 年出生於廣東花縣正徑村(今花山鎮),他自幼命運多舛,父母早逝,無奈之下投靠了族叔洪秀全。

洪秀全出生在花縣(也就是現在的花都區)福源水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小名叫火秀,學名是秀全,族名是仁坤,在他出生沒多久,全家就搬到了官祿布村居住。

照片中是洪秀全的一張畫像,濃眉大眼,看上去挺有威嚴的,裝扮也是清朝的裝扮,顯得很有正義。

彼時的洪秀全,正懷揣著推翻滿清腐朽統治、建立人間 「天國」 的宏偉抱負,四處奔走,傳播 「拜上帝教」 教義。

年少的洪全福深受其影響,心底早早種下了反抗封建統治的種子,1851 年 1 月 11 日,這是改變洪全福命運的重要節點,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發動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正式拉開帷幕。

年僅 16 歲的洪全福毅然決然地投身其中,跟隨起義軍踏上了南征北戰的征程,他雖年紀尚小,但作戰異常勇猛,在槍林彈雨中毫不退縮,逐漸嶄露頭角。

從廣西出發,一路北上,轉戰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省份,歷經無數次激烈戰鬥,洪全福不斷積累經驗。

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勇氣,被提拔為左天將,成為太平天國軍隊中的重要將領。

隨著太平天國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勢力愈發強大,1853年3月,太平軍成功攻克南京,隨後將其改名為天京並定為都城,太平天國由此進入鼎盛階段。

此時洪秀全大行封賞,論功行爵,洪全福憑藉在戰場上的赫赫戰功,被封為瑛王,還獲「三千歲」尊稱,成了核心人物之一。

在天京,洪全福參與了諸多重要事務的決策,積極為太平天國的發展出謀劃策。

他致力於整頓軍隊紀律,提升軍隊戰鬥力,同時關注民生,參與城市建設與管理,期望能將天京打造成為理想中的 「天國」 都城。

然而,好景不長,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內部矛盾逐漸凸顯,1856 年,震驚中外的 「天京事變」 爆發,東王楊秀清居功自傲,妄圖篡位,引發了太平天國高層的激烈衝突。

北王韋昌輝奉洪秀全密令,誅殺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隨後又因濫殺無辜被洪秀全處死。

翼王石達開因受洪秀全猜忌,率部出走,最終在大渡河兵敗被俘,這場內亂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實力由盛轉衰,迅速走向下坡路。

洪全福目睹這一切,心中充滿無奈與悲憤,卻無力阻止局勢的惡化,他眼睜睜看著昔日一同並肩作戰的兄弟自相殘殺,太平天國的未來變得愈發黯淡。​

1864 年,註定是一個沉重的年份,6 月 1 日,洪秀全病逝,其 15 歲的兒子洪天貴福繼位為 「幼天王」,7 月 19 日,清軍在曾國藩率領下,攻破天京城。
1/5
下一頁
呂純弘 • 182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