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只要曬曬太陽,骨質疏鬆就能預防。可事實遠沒有這麼簡單。骨骼的健康不是靠某一個動作就能穩住的, 它是代謝、營養、行為、激素等多方面協調的結果。
一些被視為「養骨」行為的做法,做錯了反而加速骨量流失,特別是那些長年忽視生活細節的人,越是覺得自己做得對,越容易陷入誤區。
光照的確有意義,但必須是真實照射皮膚的陽光。有一類人群每天都坐在落地窗旁邊,感覺自己「每天都在曬太陽」,但實際上玻璃會阻擋紫外線B波段,而這正是身體合成維生素D的關鍵部分。
缺了這一步,皮膚就算曬幾個小時也合不出有用的東西。維生素D不足,鈣就很難被吸收和利用,補再多也沒意義。
這類「隔著玻璃曬太陽」的人,通常誤以為自己做得夠了,實際上每天都在浪費時間。 室內光照再明亮,陽光再溫暖,只要阻隔了關鍵波長,就沒有生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