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獻祭者與圍觀的殷人民眾,就是想要欣賞人牲被砍掉頭蓋骨之後的掙扎、哀嚎或咒罵,由此獲得精神刺激和滿足的盛宴。這種心態,跟觀看古羅馬的角鬥士表演有相似之處(注6)。所以殷人還在通往殷墟王宮區的主幹道旁,建設了一大片獻祭場,他們在這裡公然殺祭、屠剝人牲和牲畜,估計也是要讓路人都參與到這場盛大的祭神表演之中,而讓各種歡呼、鼓掌、奏樂、哀嚎、慘叫、怒吼之聲充盈,所以詔告於天地之間也。
注1:參閱郝本性:《試論鄭州出土商代人頭骨飲器》,《華夏考古》1992年第2期。
注2:在斷定是一座殷人宗廟的建築物下面(殷墟乙七基址),竟整整齊齊地埋著一個以車隊為中心的軍團,從指揮員到士兵,一共八百五十人。看似士兵的許多人都沒有腦袋,他們應該是在坑中當場被斬首作祭,其鮮血滲透到泥土裡,痕跡還能辨認得出來,大概刀斧手技術不佳,有的骨架還留著下巴。有腦袋的則應是軍官,因其頭盔上裝飾有銅鈴或貝殼。
注3:甲骨卜辭中記錄了人牲的多種死法。比如「肔祭」,這是一種剖腹取腸、剁開肢體的祭祀。如「卯」祭,這是將人對半剖開,懸掛屠宰的祭祀。還有「歲」祭,甲骨字形是用斧鉞剁開肉塊,也是一種肢解獻祭;考古人員在一些被肢解的人骨上還發現了刀痕,似經歷過剝皮剔骨等操作。以上所有這些操作,都是需要這樣一個操作台的。
注4:其實新石器遺址就經常發現祭壇、炭灰與燒過的骨頭,人類古文明也多大都有燒烤獻祭的記載,如《聖經·舊約》。
注5:參閱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461頁。
注6:以上關於殷墟及老牛坡殺祭現象的考證與論述,都出自李碩《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9-11頁,246頁,256頁,283頁,394頁,403-405頁,4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