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絕唱:永曆帝流亡緬甸,屢遭羞恥後,被當做禮物送給吳三桂

2025-03-20     花峰婉     反饋
1/3
最後的絕唱:永曆帝流亡緬甸,屢遭羞恥後,被當做禮物送給吳三桂

1658年10月,清朝三路大軍攻入雲南,李定國倉皇逃回昆明,此時他手上只有不到萬人,不足以與清軍對抗。

10月13日,永曆帝在昆明召開御前會議,商討今後的出路,當時大臣們一共有三種主張:

劉文秀主張進入四川,以四川作為根據地,進而經營陝洛地區;

沐天波等人主張退守滇西,一旦事急則逃入緬甸,因為緬甸是明朝的藩屬國,可以提供必要保護;

李定國則主張進入湖南,勝則可以恢復南明聲勢,不勝再進入越南,然後召集東南亞諸國的反清義士,航海到廈門和鄭成功匯合,共同進行抗清。

這三種主張,李定國的態度最為積極,劉文秀的態度也是堅持,只有沐天波退入緬甸的建議是最消極的,純粹就是逃難。

但是,當時的永曆帝已經沒什麼大的鬥志了,只想先進入緬甸,等安全之後再談恢復大計。

於是,永曆帝帶著文武大臣開始西逃,李定國本想阻止,但不想當第二個孫可望,於是對永曆帝君臣說,希望你們以後想起我話的時候,不要後悔啊!

於是,李定國就一路護送永曆帝等人向西,但清軍很快就追來了,李定國為了保護永曆帝的安全,便帶著6000人留下來,另派總兵靳統武率4000人護送永曆帝去騰衝。

之後,李定國率軍在磨盤山與吳三桂大軍展開血戰,以自損4000的代價殺敵1萬餘,擊斃吳三桂麾下將官達18名,取得大勝

由於李定國所部作戰勇猛,使得清軍不敢再繼續追趕,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與吳三桂激戰的時候,另一支清軍追上了永曆帝,使得靳統武所部損失一半以上,而且永曆帝的許多嬪妃及大臣的妻妾都走散了。

抵達騰衝之後,永曆帝來不及多想,為了保命,便倉皇進入緬甸境內,清軍擔心徒生事端,便不敢進入緬甸境內追趕,而是撤軍而還。

而隨著永曆帝進入緬甸,他與李定國和白文選的聯繫也就中斷了。

李定國認為,應該留下來整頓兵馬,這樣對緬甸是個威懾,永曆帝反而會安全,但白文選卻主張進入緬甸保護永曆帝,兩人意見不合,便各自展開行動。

之後,李定國在滇緬邊界收拾殘部,又有賀九儀、祁三升、魏勇等來投,再加上當地一些親近明朝的土司的支持,他又有了數萬兵馬,與吳三桂打了幾場仗,都取得了勝利,聲勢有所恢復。

再說永曆帝,他即將進入緬甸的時候,身邊尚有兩千多文武官員、家眷及將士。

緬王莽達得知消息後,懾於李定國的軍威,不敢把永曆帝怎麼樣,又擔心永曆帝威脅緬甸安全,於是提出讓永曆帝所部繳械之後方可入境。

永曆帝認為,明朝是緬甸的宗主國,莽達的做法實在太過分,但權臣馬吉翔為了逃命,也為了保護幾十車私人財產的安全,竟然下令將士們放下武器。

不過,永曆帝進入緬甸之後,莽達表面上還是挺客氣的,又是提供食物和水,又是派人慰問,還給永曆帝安排住處,永曆帝因此很滿意。

不過,莽達是一國之主,總不能見到永曆帝這位落難皇帝就下跪吧?

於是,莽達拒絕見永曆帝,也不見永曆帝的使者,只派漢人通事傳達消息。

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永曆帝的隨從帶著敕書去見莽達,莽達拿出萬曆時期的一封敕書進行對比,竟然發現印章大小有出入,便產生了懷疑。

好在沐天波及時出面,他在雲南及緬甸知名度很高,又經常與緬甸有文書來往,於是將蓋有世代相傳的鎮南將軍印的文書送給莽達,莽達這才沒有懷疑,要不然永曆帝就危險了。
1/3
下一頁
奚芝厚 • 234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0K次觀看
福寶寶 • 50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8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