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的蘋果,承載了一段跨國文化融合的歷史。日本保留古老的稱呼,像一位忠實的學生,始終銘記老師的教導;中國則不斷創新改造,在傳統里求發展。
唐朝時,中國國力鼎盛,成為東亞文明的中心,對日本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中國的語言文字、飲食、音樂、建築、藝術等都對日本上層社會有極大的吸引力。他們不遺餘力地學習借鑑中國的一切,以示自己的高雅品味。
蘋果便成了他們力求追隨的對象。它是外來的奇果,在中國極為稀有,正符合日本貴族崇洋的心理。他們接受了中國民間的通稱「林檎」,並將其固定下來,成為蘋果的正式名稱。
這樣一來,日本上流社會便通過一個詞彙,與中國顯示出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他們心中,來自中國的一切都是高等文明的象徵。使用「林檎」「柰」,更能拉近與中國平民的距離感。
而在中國本土,「林檎」的地位則逐漸被新的稱謂取代。佛教經書將其音譯為「頻婆」,這一簡潔的新詞於明朝開始流行並最終成為主流。它更契合漢字發音習慣,也可謂形式影響內容,新的叫法使蘋果在中國的地位更加鞏固。
兩國各自發展,一個保留了過時的稱謂,一個採用了新的名稱。種種因素導致這一文化詞彙在中日分道揚鑣。然而「林檎」並未在中國語境中徹底消失,而是沉澱為一層歷史記憶,時刻提醒人們,這最熟悉的果實,也曾有過一個不同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