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有座小島,生活開銷低,常年無人居住,卻被譽為「海之瑰寶」

2023-08-03     任我行     反饋
9/33
在碼頭包了船,讓馬來船夫送我們到比農島,半小時後就是碧海藍天。色彩斑斕的熱帶魚在珊瑚間悠遊,蔚藍的海潮喚醒了沙灘的潔白,一切都仿佛在天堂里的模樣。 然而我們眼中的天堂,在一些人心裡曾經是地獄,日夜想離開,永不回來。 眼前的比農島看似和登嘉樓外海的諸多島嶼沒什麼差別,但卻有極具傳奇的命運。

1975年越戰結束後,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因為恐懼新的政權而乘船離開越南,漂泊海上,尋找收留地。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估計當時約有20萬至40萬的難民si於海上。 基於人道原因,抵達馬來西亞東海岸的越南難民陸續被安排住在比農島上,最早抵達的難民不少還是專業人士和知識分子。 1978年比農島設了難民營,抵達此處的人不斷增加,最高峰高達25萬。

他們砍伐島上的樹木搭建木屋,當時的衛生條件不足,糧食和飲用水短缺,醫療設備簡陋,不少人患上了傳染病。 在惡劣的環境下,難民靠著簡單的物資,在比農島開始了新生活,並耐心等待第三國如美國、法國或澳大利亞的收留。 1991年難民營關閉,比農島被列為受保護的海島,島上並沒有發展餐廳或度假村,因此遊客無法過夜,也保留了比農島的原始風貌。

登上島嶼後,走幾步路就能看見坍塌和荒蕪,人住過的村子被連根拔起,留下的殘瓦和斷梁,任由生命力極強的熱帶植物緊緊包裹起來。 唯有東西方的神明似乎毫髮無損,由神龕前的香燭和水果來推測,幾天前應該有人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