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事實上全紅嬋的個人簡介大部分內容摘自單依純歌曲《李白》,歌詞是常石磊改編的,並不是全紅嬋的原創。同樣的東西,單依純拿來用就是「俏皮、魔性、炸裂,具備先鋒意義,傳達不被束縛勇於嘗試的狂野自信」,全紅嬋就是「粗鄙、膚淺,沒文化」,未免有些雙標了。
那些爹味十足的說教者從骨子裡就對全妹有偏見,所以才圍繞「如何呢又怎樣」扇陰風點鬼火,殊不知折騰了半天,這些話都不是全紅嬋首創。這讓筆者想起了短道速滑小將周洋曾經的「感謝門」,有些人指責周洋奪冠接受採訪不會說話,先感謝父母而不是國家——不允許運動員真情流露,非要強迫她說一大堆高大上的話不可,這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