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2年,也就是洪武五年,朱元璋下令把陳理全家,還有明玉珍的兒子明升,一起流放到高麗去。高麗當時是明朝的屬國,國王恭愍王對明朝言聽計從,朱元璋寫信過去,說要善待他們,還送了些布匹財物當見面禮。陳理一家27口人被明軍護送北上,到了高麗,恭愍王封他為義安大君,給了江原道麴州一塊地,配了僕從和田產,讓他自給自足。剛開始日子還行,高麗朝廷給些賞賜,陳理能維持體面生活,但明朝派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怕他搞事。陳理在高麗沒法參與政事,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大,只能種地過日子,比在南京時自由點,但遠沒皇帝風光。
高麗王朝沒幾年就出事了,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氏,建立李氏朝鮮,國號朝鮮。陳理的地位一下降了,新王朝不把他當回事,賞賜越來越少,僕從跑光了,宅子破敗沒人修。他晚年得自己下地幹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靠少量田產勉強餬口。永樂六年,也就是1408年冬天,陳理得病去世,享年58歲,到死也沒回中國。歷史書上說他晚年貧病交加,挺淒涼的,沒享到什麼福。朱元璋這招流放,表面仁慈,其實挺狠,斷了陳理翻身的機會,讓他一輩子在異鄉煎熬。
陳理死後,他的兒子陳明善繼承了點家產,在朝鮮紮根下來。陳明善娶當地人,子孫一代代繁衍,漸漸形成梁山陳氏家族。這家族起初低調,靠農耕、手工業過活,李朝時期沒啥特權,但人丁興旺,慢慢遷到首爾、釜山等地。韓國陳姓不少,一部分就是陳理後裔,據說有好幾萬人。他們融入韓國社會,從農民到商人、官員,啥職業都有。20世紀後,韓國現代化,陳氏後人參與教育、商業、IT行業,還組織尋根活動,回中國祭祖陳友諒墓。像1980年代起,就有韓國陳氏宗親來湖北仙桃尋根,辦研討會,維繫中韓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