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太祖李成桂:身為開國之君,卻被兒子軟禁十年,晚年鬱鬱而終

2025-10-16     花峰婉     反饋
7/7
鄭道傳

在逼迫李成桂退位後,他扶持二哥李芳果繼位。

當然,李芳果不過是傀儡,真正掌握大權的還是李芳遠,為擺脫父親的舊勢力,李芳遠將都城又遷回了開城,這麼一來,退位的太上王李成桂也必須跟著走。

老父親遠離了漢陽,但不代表李芳遠就高枕無憂了,畢竟李芳遠的行為,本質而言,還是以上犯下。

為防止其他兄弟也學他搞政變,李芳遠掌權後,繼續延續李成桂時期的政策,限制和罷免功臣的私兵權,又激化了和功臣們的矛盾,原先支持他的功臣立即聚集在老四李芳干周圍,意圖搞政變除掉李芳遠。

建文二年(1400年),李芳干先下手為強,沒想到李芳遠早就等著他們跳進來,借這個機會,一舉清除了國內的反對勢力,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到了這個時候,李芳遠也沒有躲在背後必要了,當年十一月,就接受李芳果的禪位,成為李氏朝鮮第三位君主。

而此時的太上王李成桂呢?目睹父子兄弟相殘後,加上丟了王位,就借去故鄉咸州祭拜祖陵的機會,攛掇安邊府使趙思義起兵反抗李芳遠,可惜失敗了。

失敗後,李成桂索性就在老家咸興隱居,等待機會。

「孝心滿滿」的李芳遠,認為太上王在外居住,有違孝道,就不斷派出使者,「請」老爹回來,好盡「孝道」,李芳遠的心思,李成桂豈能不知?盡孝是假,監視自己是真,因此,死活不肯去,一見到使者,就用弓箭射他,導致不少使者死於李成桂箭下,就算沒被射死,也會被李成桂護衛追殺。

所以,一聽要去問候太上王,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去的,由此,朝鮮誕生了一個成語,「咸興差使」,意思是去九死一生的事情。

但老爹老不回來也不是個事,於是李芳遠求助父親的好友無學和尚,終於讓李成桂同意回京。

而回京的典禮上,李成桂二話不說,又是張弓搭箭,射中李芳遠頭上的木樑,呵斥李芳遠狼心狗肺後揚長而去。

這次事件,讓李芳遠很是惱火,直接將父親軟禁於德壽宮。堂堂李氏朝鮮的開國之君,現在落的和李淵一個下場。

軟禁期間,僅有個別時候可以外出避病、做佛事或去平州溫泉療養,而且一直到死,都沒有原諒兒子。

永樂六年(1408年)五月二十四日,被軟禁十餘年的李成桂病死。

雖說老父親生前廢長立幼,但畢竟開創一國,李芳遠還是決定給他上太祖的廟號,葬在了健元陵。

兩個不同的國家,時隔千餘年,居然出現了一樣的事情,不得不說,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
呂純弘 • 8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