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旅官兵協助民宅清淤。
(圖/第8軍團)
鍾東錦指出,此後住在堤防周邊的百姓,但梵谷度左高右低,或深或淺或薄或厚,都錙銖必較。
因為他們深怕當天災再臨的時候,工程較為疏鬆的地方,堤防會再次衝破,噩夢會再次重演,而地球氣候劇變的現在,誰都不知道下一次災害,會在何時何地降臨。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縣府已啟動24小時清淤作業,期望在中秋節前完成家園整理。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先救災,再究責,如此重大的災害現場人力調度瑕疵一定會有,但政治上急於互相定罪則大可不必。
」鍾東錦強調,花蓮承受的苦難太多了,台灣的後花園,福爾摩沙最美的東海岸線,這個社會的政治語言太過沉重,災區人民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