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雖然自稱是「壯詞」,卻只有三分醉夢之中快意一時的豪壯,剩下七分都是清醒之後悵然無奈的悲壯。
或許在他的回憶中,他的理想也和這首詞一樣,年少時「烈日秋霜,忠肝義膽」,早早立下了收復中原、精忠報國的志向,21歲時便組織義軍參與抗金復國的戰爭。
他曾率領區區五十多人,夜襲數萬人的金營,成功捉拿叛徒張安國,帶領義軍南歸,一時間震動朝野,「聖天子一見三嘆」。
本以為雄鷹就此便能展開羽翼,翱翔於長空、搏擊於狂沙,卻不曾想一切希冀都化作泡影,他一次次被驅離權力中心,一次次被冷酷的現實打敗,只能睡不著的夜裡喝喝悶酒,然後「醉里挑燈看劍」,在夢裡回到自己心中一直嚮往的「吹角連營」。
想起他年輕時寫給族弟的詞中,玩笑般地解讀了「辛」這個形式,自嘆「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不料一語成讖。千載之後,依然令人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