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句「為誰零落為誰開」,更是問盡了詩人的惆悵,也勾動了無數讀者的愁腸。
楊萬里的寫梅詩中直接引用道,「山路婷婷小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多情也恨無人賞,故遣低枝拂面來。」
王安石甚至在一詩一詞中,兩次直接引用過這句詩:
一是在集句體詩《梅花》中,組詩為「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二是歸隱鐘山後,在描寫半山園的《浣溪沙》小詞中寫道,「小院迴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和他們相比,嚴惲的原詩沒有直接表達任何情緒與情感,卻含蓄蘊藉,充滿了無限的想像力,讀起來更有深幽之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