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司馬睿的東晉開篇

2025-03-27     花峰婉     反饋
2/3
隨著西晉王朝的徹底覆滅,中原地區陷入了更加混亂的局面。為了躲避戰亂,大量的漢族統治階級,如貴族、官僚、地主等紛紛選擇南下。他們帶著自己的宗族、部落、附庸、奴僕以及廣大的庶民百姓,如同潮水一般湧向南方。這些南遷的人們,主要來自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淮北等地區,他們沿著不同的路線向著南方遷徙。

其中,東線的人們沿著邗溝和淮河流域東南向的支流,向東南方向遷移,最終抵達今江蘇揚州及長江南岸的鎮江、常州一帶;中線的部分來自關中地區和洛陽一帶的居民則沿漢水南下,進入今陝西漢中和湖北襄樊一帶;西線的關中士庶百姓沿著陸路從金牛道(南棧道)進入四川。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歷經艱辛,許多人在途中因飢餓、疾病和戰亂而喪生,但為了生存,為了尋找一片安寧的樂土,他們依然堅定不移地向著南方前進。

為了安置這些龐大的南遷人口,東晉南朝政府在南方地區建立了與其故地名稱相同的僑州、僑郡、僑縣等行政機構,稱為 「僑州郡縣」。據史料記載,東晉南朝政府在長江中下游、漢水兩岸的一些軍事要地周圍,一共設置了十個僑州,分別是 「司、雍、秦、兗、徐、冀、青、幽、並、豫」,每個僑州下轄若干個僑郡和僑縣。北方流民在這些僑立的地方機構登記,成為 「僑人」,他們的戶籍為 「白籍」,不算正式戶籍,入白籍者不負擔國家賦役。

起初,東晉南朝政府有意北伐,收復故土,這些南下的流民便成為了穩定的兵源。南下的流民們多數也懷著重返故里的希望,所以他們和原來的江南土著百姓雜處,彼此相互混居,卻分屬於不同的機構管理。
奚芝厚 • 237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0K次觀看
福寶寶 • 50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8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