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長期磨蹭,則意味父母該調整和孩子的親子關係了,因為孩子可能不是拖延某件事,而是在對抗你。
靜待花開,不逼不催,是最好的良藥。
面對一個磨蹭到極致的孩子,絕大多數家長都無法以平常心對待。
於是,催他,催他,催他,成了很多家長暴躁的常態。
隨著孩子長大,家長越嘮叨催促,孩子越厭煩,越是故意和家長對著來。
到最後,不僅孩子沒變好,親子關係還惡化了。
《拖延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段話: 「拖延常常是一個人的獨立宣言,一個人試圖通過拖延來告訴人們,我是一個擁有自主權的人,我根據自己的選擇來行動。
」今天這位媽媽,就有過這樣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
因為催娃,她不僅把自己催進了醫院,還在無意中把催促、怒吼和嫌棄,變成了刺向孩子的尖刀。
女兒今年5年級,從上學開始,就有一個讓我深惡痛絕的壞習慣:磨蹭。
做什麼事,都需要我跟在後邊催。
催起床,催洗漱,催吃飯,催洗手......寫作業速度慢的讓人咬牙切齒,幾個字寫了擦,擦了寫,一張卷子墨跡兩個小時不在話下;期末考試,她連題都沒做完。
更讓我崩潰的是,把你氣得要死,她卻一臉無辜。
幾乎每天早上,我的怒吼聲都會響徹整個樓層。
「跟你說了多少遍,快點,快點,快點,就是不聽!眼看著就要遲到了你不知道啊!」 「一根麵條你要嚼多少下?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直到最後拖著她上了車,送到學校,一早上的雞飛狗跳才算告一段落。
可到了晚上,又是新一輪的磨蹭。
這幾年,我簡直快被她逼吐血了。
為了讓孩子不要那麼磨蹭,我催過、罵過無數次,可女兒依舊沒有任何改變。
一個周末,我催女兒趕緊寫作業,可她只顧著玩遊戲,嘴上答應著,卻遲遲不肯開始。
我又像往常一樣,邊催促,邊發火。
可沒想到剛生氣吼了一嗓子,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疼痛。
不得已去了醫院才知道,原來是肋骨骨折了!女兒被她爸狠狠地教育了一頓,哭得稀里嘩啦。
可我知道,她是不會改變的。
在家休養的日子,看著依然故我的女兒,我感到很絕望: 一個為了治孩子磨蹭,硬生生把自己肋骨「催斷」了的媽媽,有多可悲?
接下來還有國中、高中等著我,先不說我會不會被氣出腦梗,關鍵這麼下去,女兒的學習不徹底完了嗎?
我開始四處搜索孩子拖延、磨蹭、不愛學的知識,開始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
學習中,聽了我細數女兒的那些「罪狀」,老師告訴我:「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狠狠地催他。
」 磨蹭,是每個孩子的天性。
幾乎是每個小孩,多多少少都會有這個「小毛病」。
但是家長越著急,越催促,孩子的問題就越嚴重。
相反,如果家長不頻繁催促,孩子反而會提高行動力。
我感到錯愕:「我追在屁股後頭催,她都做得這麼慢,要是不催,她什麼都做不了,不是更麻煩了嗎?」 老師說,這恰恰暴露了大多數家長「催孩子」的真實心理。
有時候,孩子並不是不會做一件事,也不是不願意獨立完成。
但家長們往往連機會都不給,一看孩子磨蹭,拖沓,就馬上「催促+責怪」,硬生生把他們想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的念頭給熄滅了。
「快點快點,沒有我你作業都寫不完。
」 「趕快啊,要遲到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墨跡!」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習得性無助」,說的正是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