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告訴你,報復人品很差的人,「三句話」就夠了
人在江湖飄,身不由己。
不管你是否合群,都要在群里混,並且會遇到各色各樣的人。
有人幫你,有人漠視你,有人算計你,還有人碾壓你。
更難受的是,你也不知道,下一次會遇到誰,不知道是敵是友。
遇到人品不好的人,你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保護。可是如何報復才好呢?稍有不慎,羊肉沒吃到,惹了一身騷。
東漢末年的曹操,可謂是一個老江湖,經過多年的努力,形成自己的圈子,在中原立足。
很多人以為,曹操是奸詐的人,如《三國志·崔琰傳》中說的:「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而琰最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事實上,曹操做事很有分寸,有所為有所不為,令人信服。
他有三句話,針對不同的人品很差的人說的,能治病救人,也能翻臉無情,還能以人為鏡,若我們可以悟透,社交的套路就對了。
01
「夫人孝於其親者,豈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容人之過,做人大氣。
曹操在兗州時,任命畢諶為別駕。
此時,呂布的實力很大,張邈與陳宮去投靠呂布。張邈為了擴大自己的功勞,就把畢諶的母親、弟弟、妻小都劫持,以此逼迫畢諶也為呂布效力。
畢諶忐忑不安地向曹操辭行。
曹操說:「這是我請你離開的,不是你拋棄我。」
畢諶到了呂布的陣營,成為了曹操的對手。
建安三年,曹操滅了呂布,抓住了畢諶。
曹操給畢諶鬆綁,說:「一個孝順父母的人,不算是小人,而是忠誠的人。你就是我需要的人才。」
經過這樣的判斷,畢諶就被進一步重用,也確實為曹操立下了更多功勞。
類似的話,孔子也說過。
春秋的某一天,孔子帶著弟子經過蒲地,遇到了一群蠻人,攔住了,不讓他們去衛國。
經過一番協商,孔子答應不去衛國。但是出了蒲地,孔子還是繞道去了衛國。
弟子們不解,為何這樣做?
孔子說:「在脅迫下作的盟約,神明是不會認可的。」
一句話,讓弟子更加堅定地跟隨孔子。
人要知道是非曲直。若是在因為脅迫,變成了小人,那還不是真正的小人。
想一想,就是人品很差的圈子裡,還是有一兩個人,良心沒有泯滅,甚至還做了好事。賊窩裡,也有善良的賊。
根據一個人的具體行為,換位思考,發現「偽小人」,然後包容,幫助其改正,這是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