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後,沙俄、蘇聯隱忍40年之久,為何遲遲不敢與日本交鋒?

2023-10-31     邱真茗     反饋
5/5
俄國人對日本人的陰影,直到二戰結束後才消失。

亞洲唯一能收拾沙俄的,只有日本。這基本上成了1905年到1945年這40年里,俄國人的一個共識了。

為此這40年時間裡,沙俄、蘇俄包括蘇聯,在東北亞都非常克制,儘量不和日本正面交鋒。

1932年,日本扶持的偽滿成立,蘇聯是帶頭表示支持的。1935年,日本多次滋擾中東鐵路的運營,蘇聯無奈,只好以1.4億日元的價格,將其賣給了日本。

1938年,蘇聯和日本有了一些摩擦,分別是張鼓峰事件和諾門罕戰役。這兩場戰役中,日軍都吃了點虧,蘇軍也算是為俄國人找回了一點顏面。日本期間製造了一系列摩擦,其實就是為了試探蘇聯的實力。有人說,兩場戰役的失敗,讓日本放棄了北上進攻蘇聯的想法,我覺得值得商榷。

說到底,雙方都沒有投入大量軍隊,因此只能算是小規模地方性的摩擦,和日俄戰爭是沒法比的。而且蘇聯當時在內部,處理掉了3.5萬名軍事指揮官,至少處決了80萬人。內耗嚴重,也不敢輕易和日本大規模交戰。

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二戰歐洲戰場正式開打,蘇聯忙著在西部構築東方戰線,更加沒時間和日本較勁了。

1940年9月,日本、德國、義大利,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建立了二戰軸心國聯盟。其實蘇聯當時也有意加入,奈何史達林開出的價碼太高了。

史達林希望將芬蘭、瑞典、黑海,都納入蘇聯的統治範圍。芬蘭、羅馬尼亞是德國的小弟,瑞典暗中為德國輸血,如果出賣了這些小弟,對德國來說不僅損失巨大,而且臉上掛不住。因此蘇聯被軸心國拒之門外。

1940年11月,德國和蘇聯的合作談判陷入僵局,德國開始策劃「巴巴羅薩計劃」。蘇聯似乎也意識到德軍有攻打蘇聯的意圖,但時間給判斷錯了。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蘇聯在1941年4月,與日本達成共識,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此後一直到二戰結束前夕,蘇日兩國之間都沒有爆發戰爭。1945年5月,德國投降,二戰歐洲戰場結束。到了8月8日,蘇聯才正式對日宣戰。戰爭打到了9月2日,70萬日本關東軍被150萬蘇軍一掃而光。史達林坦言:40年前的日俄戰爭之仇,俄國人終於報了!

由此可見,俄國人,尤其是老一輩的俄國人,在東亞最懼怕的對手,其實就是日本。憋了40年,在同盟國的合力幫助下,他們才出了這口惡氣。老美力保日本,大機率也是想在東北亞,給蘇聯留下一個足夠噁心它的傢伙吧。
奚芝厚 • 140K次觀看
舒黛葉 • 28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福寶寶 • 46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